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集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而题目中是十口通商,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九龙司集合所学知识,1860北京条约割九龙,故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是因为朝鲜半岛东学党起义,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 主要是在京津地区,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5·湖北黄冈9月调研·9)下表为1941—1945年晋绥边区实征粮食数及占总收入比例统计情况。这反映出晋绥边区( )
(2024·浙江温州二模·6)有学者论述:“该条约签订之后,清朝统治下的‘天下’开始有了明确的、国际法所承认的具有主权国家特点的‘国界’”。该条约是( )
(2023··1)孔子以平民作新史而成《春秋》,皆政治社会实事,不语怪力乱神……自有孔子,而史学乃始与宗教、贵族二者脱离。这反映出
西汉对诸侯王葬制有明确的规定,不轨的诸侯王死后不能使用玉衣。汉武帝时期,畏罪自杀的济北王刘宽死后就没有使用玉衣,草草下葬;中山靖王刘胜无不轨的行为,他死后得用金缕玉衣下葬。这说明,当时( )
“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用世界性的术语来说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几乎可以为其国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和平时期的生活。”这是罗斯福总统在国会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在当时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理念的新政措施是
(2024·江西九江塞三模·2)西周实行国野分治,作为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野人,只能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地租,而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国人,则能以产品的十分之一充当军费,当兵作战。春秋时,野人亦可“作州兵”、“作丘赋”,国野差别渐趋缩小。战国时,国野之间的差别最终泯灭,同为普通平民。这一变化表明( )
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 发展中国家影响力提升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南北差距问题得以解决
《明史》评价某位民族英雄为“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倭大举犯福建……(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闽宿寇几尽”。据此可知,这位民族英雄是( )
考古研究发现,辽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业起源时间上以及文化发展水平上并不落后于中原地区,甚至在特定阶段还要超过中原地区,但夏、商、周三个最早的王朝文明都出现在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
(2024·江苏苏州八校三模·14)1883—1907年,埃及棉花出口总值由800万英镑增加到3000万英镑。正因如此,此时的埃及经济被称为“农业经济专业化”时期。英国驻埃及领事克罗默强调说埃及应向英国出口棉花,然后再从英国进口棉织品。这说明( )
热门试题
1.
(2018·山东潍坊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7)“会若长泼刺动海岛,欲若长蛇戍律透深草,回环摩绕相狗连,千变万化在服前飘风骤雨相击射,速禄飒拉动棉隙。掷华山巨石以为点,衡山阵云以为画。”上述材料描述的书法字体是
2.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4)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① ② ③ ④
3.
(2023··13)1921年11月,毛泽东在《劳工周刊》上撰文提出:“劳动组合的目的,不仅在于团结劳动者以罢工的手段取得优益的工资和缩短工作时间,尤其在于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这说明当时的毛泽东
4.
(2011.天津文综.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5.
(2024·福建中考·16)在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基础上,某自治州政府安排自治州成立纪念日放假2天,民族节日放假7天。这体现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