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的西汉昏侯墓葬,不仅出土了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还出土了骆驼造型的编钟架构件——鎏金青铜钩,这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这反映了汉代
A
游牧民族的南下较为频繁
B
南方生要交通工具是马车与骆驼
C
江南地区手工业领先北方
D
陆上丝绸之路对江南地区的影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江西地区的海昏侯墓发现了具有北方和西北地区风格的银质车马器与骆驼形象的青铜器,体现了北方以及西北地区与江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而骆驼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工具,这些文物体现了陆上丝绸之路对江南地区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到这些文物传播到江西的具体方式,所以仅凭这几件文物的发现不能证明游牧民族南下较为频繁,排除A项;马车与骆驼是北方的主要交通工具,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这些工艺品的产地,也没有南北双方手工业技术对比的资料,无法判断南方手工业技术比北方先进,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4·福建泉州三模·14)“普林尼种族”是古典时代以来欧洲人观察异域族群的一种观念,表3是以此观念描述的美洲人群现象。这( )
(2019·安徽毛坦厂中学高三5月联考·33)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出口到亚洲的贵金属的价值平均为31.3万英镑,而出口商品的价值平均为9.4万英镑,18世纪中叶时,相应的平均价值分别为81.5万英镑和34万英镑。对这一数据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英国
唐朝时期,面对乘除算法难以被人理解和掌握的窘境,数学家边冈“用算巧,能驰搏反复于乘除间,由是简捷之术兴”。这有利于
(2018·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卢作孚(1893-1952年),重庆人。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26年创办民生轮船公司,开始了他的航运之路。1927年8月,卢作孚聘请丹麦工程师勘测设计修建北川铁路,1935年3月全线通车,成为四川的第一条铁路。 1930年,卢作孚创办北碚私立兼善中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诠释了“兼善天下,兼善教育”的办学理念,立校训“舍得干,读兼善”传承至今。同年10月,三峡染织工厂由峡防局工务段改组成立,卢作孚任董事长,是四川第一个机械织布厂。 1935年,美国捷江公司和一个英国轮船公司在竞争中垮台,11只大轮船为民生公司收购。日本的轮船公司由盈转亏,悄悄退出川江航运,川江航运逐渐被民生公司统一。1938年秋,武汉失守,卢作孚集中全部船只,不顾日机狂轰滥炸,经过40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把大量人员和迁川工厂物资抢运到了四川。 1950年,滞留香港的卢作孚回国参加政协会议,并把民生公司滞留在海外的船舶基本开回大陆。 ——摘编自张守广《卢作孚年谱》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兴办实业和教育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对中国近代化所做的贡献。(9分)
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经济模式开始出现于
《史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北京西南的琉璃河发现一处西周遗址,其中一座大型墓葬出土青铜器的铭文揭示,墓主“克”是燕国国君。由此可知( )
唐长安内外城共二十门,没有俗称。北宋东京里外城共二十二门,有十七个城门有俗名,多以所通往的重要地区命名。南宋临安城的有些城门甚至以民谚相呼应,如东青门的俗名为菜市门。唐至宋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
1851年,欧洲12国围绕欧洲疾病防治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卫生大会。到了20世纪,国际联盟国际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先后成为疫病防治领域的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领导者、协调者。据此可知,全球卫生防疫体系的建立( )
热门试题
1.
(2019·湖南娄底·30)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2.
(2022·山东青岛·35)“人类文明的发展常常有惊人的巧合。在近现代世界大舞台上,最早在西方成长为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是亚欧大陆西北端的岛国英吉利;与此相对应,最先在东方追随西方世界走向现代化道路、迅速成为发达工业国家的,则是亚欧大陆东北端的岛国日本。”下列选项属于两个岛国“走向现代化”共同原因的是( )
3.
(2017·山东聊城·6)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
4.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是皇帝夏季离宫,先被联军掠夺,后被下令焚毁。与该书中提到的罪行相关的战争是( )
5.
(2024·河北高考真题·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陈翰笙(1897—2004)在苏联担任国际农民运动研究所研究员期间,曾与苏联、匈牙利等国经济学者围绕中国社会性质展开论辩。这些外国学者机械使用马列理论,否认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认为中国农村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陈翰笙与其进行了激烈争论,但缺乏有力的辩驳证据,遂决定“对中国的社会作一番全面的调查研究”。回国之后,为了弄清中国社会的性质,陈翰笙组织一批学者先后在营口、大连、长春、无锡、保定及广东岭南等地展开农村调查和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逐渐形成“中国农村派”。中国农村派认为:在中国农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性生产方式是并存的,但封建残余占优势;中国农民的商品生产不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生产,而是贫困导致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未占优势,半封建的小农经营仍是农业经营的支配形态,阻碍着资本主义农业的生产;帝国主义对中国农村的半封建性有维持作用。——摘编自李金铮《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农村经济的主张》等(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农村派形成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中国农村派的活动及主张进行阐释。(6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