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主观题]
八字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 城市规划受到冷战局势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作用增强 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削弱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1962—1965年,部分大城市市区面积收缩,改为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村,结合所学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史实可知,这与1961年提出八字方针有关,故选A项;材料所示的城市规划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问题,与冷战无关,排除B项;由于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使得出现严重经济困难,故此减少城市面积以应对困难,并不能说明农村地区经济作用增强,排除C项;城市的经济职能并未受到削弱,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西晋中二模·2)下表为《史记》部分篇章与司马迁的游历对照。这反映出司马迁( )
(2024·湖南高三大联考一模·2)《<国策>书录》记载:“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滑然道德绝矣……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这种情况(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19世纪欧洲工厂主为降低机器闲置成本,不断延长工人劳动时间至夜间,并通过议会立法固化“三班制”劳动模式;同时,伦敦等地煤气照明公司以股份制形式普及夜间照明设备。据此可知,近代欧洲“黑夜”功能转变主要源于( )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第二条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至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2024·云南昆明二模·6)1904年,梁启超发表《新大陆游记》,文中流露出中国大不如日本,更不如美国的感慨。1918年12月,梁启超与好友游历英、法、德、意等欧洲列国,1920年发表《欧游心影录》,客观评价东西方文化,此书反响强烈。上述材料表明( )
明代疆域远不及元朝,但明朝官修全国性地理总志《大明一统志》却强调明朝“一统之盛,冠乎古今”(如下所示)明政府此举意在( )
(2024·福建三明三模·9)1950年9月上海市第一届劳动模范大会表彰“在生产节约、技术发明、护厂抢修、支援前线、恢复工厂企业等方面有特殊功绩者”。此举旨在( )
(2021·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8)《天津条约》规定中国与欧美各国应该互派使节。但此后多年,派遣常驻使节一直是欧美国家单方面的行动,清廷没有任何动静,直到1876年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这反映出
(2018·四川蓉城名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21)北京一次会试期间,康有为率领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法等主张”。与此上书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2021·山东济南高三学情诊断考试·1)表1为古代典籍中有关“礼”的记载。据此可知表1
热门试题
1.
(2024·山东烟台一模·11)12世纪的西欧城市学校由市政府决定学费金额、选聘教师、支付工资、确定儿童入学资格等。从教学内容上看,城市学校注重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备科知识的学习。这反映出( )
2.
在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19世纪60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这一变化反映了( )
3.
(2024·河南郑州二模·7)1946年4月,哈尔滨解放区民主政权将可依靠的力量统称为“城市人民”,并指出:“城市政权的成分应包括工人、农民、独立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及一切爱国人士。”这表明该政权( )
4.
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被誉为“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据此可知,该书法家的作品呈现出( )
5.
(2022·河南省六市一模文综·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中叶官员丘濬向皇帝上《大学衍义补》,其中对货币问题的专门论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货币现实的思考,折射出民间白银货币化的现实。15世纪末白银货币化在社会内部的膨胀,已促进了海外贸易和移民潮的出现,使得货币和财产进一步活跃起来,唤起了人们新的、更大的白银货币需求。16世纪初,是钱与银的最后较量达到白炽化的时期。嘉靖年间,白银在社会现实中已经占据主币的地位。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人们将寻求的视野投向海外是很正常的。隆庆初年,明朝不仅以法权形式确立了白银的主币地位,而且还在福建漳州开海和在广东澳门开港。同时明代的赋役改革虽然名称不一,内容也不完全一致,但是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折银征收作为最主要的一项改革内容,赋役折银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摘编自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材料二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白银以史无前例的数量流入欧洲,金钱的强大作用支撑起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交易手段是贵金属,共同纽带是信贷与信托。欧洲建立了海外商业帝国,从白银流动中汲取了能量,他们的资源更加充沛,竞争力更加活跃,金钱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腐蚀剂。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涌入,人们对信贷的态度有所放宽,西欧和中欧部分地区金融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更重要的是,商业的交易成本下降了,运输变得更容易,借款变得更简单,但通货膨胀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摘编自马克·格里格拉斯《企鹅欧洲史1517—194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背景及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白银大量流入欧洲的原因及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10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货币化未能推动社会近代化转型的原因。(3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