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了削弱奥斯曼帝国的力量,支持阿拉伯人发动反对奥斯曼帝国的起义。战后,英国和法国不仅未能兑现战时对阿拉伯人的“独立承诺”,反而将中东地区划分为多个殖民地或托管地。这一事件最能说明( )
A
民族自决原则冲击了国际秩序
B
国际秩序建立在大国强权基础上
C
一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
阿拉伯民族独立意识开始觉醒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提及英国和法国在战时对阿拉伯人作出“独立承诺”,战后却将中东地区划分为殖民地或托管地,表明大国为自身利益,无视承诺和阿拉伯人民意愿,以强权划分势力范围,国际秩序建立在大国强权基础上,故选B项;民族自决原则由威尔逊提出,但英法行为表明该原则被践踏,排除A项;一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动摇,二战后才受到巨大冲击并逐步瓦解,排除C项;阿拉伯民族独立意识在一战前已有觉醒迹象,“开始”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在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周恩来提出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与国民党政府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体制;建国后在和平解决西藏问题上,周恩来又提出在确立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实行社会主义、农奴制两种社会制度的体制。这些主张
(2023·河北唐山高三摸底·15)表3 1937—1990年苏联、美国部分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 下列选项对表3数据解释合理的是
(2024·山东日照三模·12)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1530—1596年)认为,国家起源于家庭,是“主权力量对无数家庭及共同事务的公正处理”,是民族利益的集合整体;国家政权属于国王和议会,应当按照法律进行治理。据此推知,当时欧洲( )
表1所示为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征收量。据表1可推知陕甘宁边区( ) (注:1担=50千克)表 1
31.“民工潮”在城市就业体制改革难有突破之时,促成了一个“体制外”的劳动力市场。它使资源配置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国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这反映了“民工潮”的出现
(2020·广东茂名一模·26)下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2022·河北省邯郸市一模·9)表1所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据表可知,当时我国表1
(2024·河北保定二模·12)13世纪以来,神迹剧开始在欧洲部分地区上演,剧情多是圣徒的生活、道德故事,以及最重要的《圣经》故事。而《圣经》故事大都由手工业行会负责演出,戏剧表演往往将基督徒的虔诚和粗鄙的幽默感结合起来,从而吸引了众多观众。这一类戏剧( )
金海陵王完颜亮扩建燕京城,并在1153年正式迁都于此,定名“中都大兴府”。他下令拆毁上京的旧宫殿、宗庙、诸大族宅第等,并“夷其址而耕种之”,将居于上京的宗室、贵族及其猛安谋克迁入内地,太祖、太宗的陵寝也一并迁至中都郊外。这一举措( )
热门试题
1.
七个国家和世界不同时期的商品出口实际增长率(平均复合增长率,单位“%”)下列对上表数据的认识最为合理的是( )
2.
(2025·云南楚雄联考·12)西欧中世纪,多数城市是在封建领地上兴起的。常常受到封建领主的控制和盘剥。后来,不少城市通过各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控制,与此同时,城市逐渐成了逃亡农奴的庇护所。由此可见( )
3.
(2020·辽宁沈阳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一第二学期期末·7)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4.
(2021·山东临沂高三上学期期末·8)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必须积极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争取他们在文化上的解放和发展,他们的言语、文字等应被尊重。这一主张
5.
(2021·广东肇庆一模·12)14—16世纪,远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颇为流行。贵族们希望通过海上征服战争建功立业,赢得君主欢心,从而获取俸禄、封地和职位;商人们希望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获得发财致富的机会;普通民众则希望获取新的土地。据此可知,在当时葡萄牙等西欧国家(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