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东泰安四模·12)19世纪以来,印度本土精英试图从殖民者手中夺回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解释权,提拉克、甘地等人还提出民族自治是印度民族特有的使命。这些做法( )
A
揭开了印度抗英斗争的序幕
B
打击了本国的封建顽固势力
C
增强了印度的民族独立意识
D
消除了英国殖民文化的影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题意可知,19世纪以来,印度本土精英试图将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解释权从殖民者手中夺回,提拉克、甘地等提出民族自治是印度民族特有的使命,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印度的民族独立意识,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故选C项;揭开了印度抗英斗争的序幕的事件是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排除A项;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是为了反对英国殖民者,而非打击本国封建势力,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解释权,并不能“消除”英国殖民文化的影响,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安徽薛家岗一期文化(距今约5500—5300年)从器物纹饰上看与马家浜文化有些相同;四期文化从器物组合上看和龙山文化有些相当,但亦具有自身的特征。考古学家认为:“薛家岗遗址的文化特征明显,属于一种新的文化类型。”这反映了中国新石器时期的文化( )
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
(2023··10)马丁·路德认为“自然界不是此岸可诅咒的东西,而是上帝的杰作,是人应该关注的对象”;加尔文宣称“自然科学实际上不受神学规范的束缚,甚至鼓励对自然界作出科学的研究”。据此可知
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18世纪后期,法国城市居民有了独立获悉公共事件的新渠道,那就是观点鲜明、话题性十足的小册子。1787年一共发行了217种,1788年发行了819种,到1789年至少发行了3305种。由此可知,这些“小册子”的发行( )
下图为山东滕州黄家岭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在拓片中,上格为“迎谒”和“锻冶”图,下格为一个包括耕、耱、种的综合农耕场面。该拓片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
(2024·北京朝阳区二模·8)下图为一则近代广告,广告信息是:“注意九一八”“中国药棉纱布制造厂大赠送”“国难周年出品纪念”“商标”。该广告( ) ①发布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年 ②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号召民众铭记国耻支持国货 ④利于民族企业树立品牌形象
1946 年9月以后,太行解放区部分地方在进行土改的过程中,出现了将地主扫地出门、损害中农利益和侵犯工商业等违背土改宗旨的错误偏向。中共中央和太行区党委及时发现并进行了彻底纠正,使得太行区的土改运动得以健康发展并取得了伟大胜利。材料旨在说明
(2024·山东实验中学一模·2)武帝即位后,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荚”等币量不一的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铸造新的五铢钱,“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五铢钱的铸造( )
(2024·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三模·14)对比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和美国1791年《权利法案》可以看出,英国法案第3、5条确立了宗教权利和请愿权利,美国法案第1条也包含这两项权利;英国法案第7条规定了新教徒的武器置备权,美国法案第2条正来源于此;英国法案第10条和美国法案第8条都是限制酷刑。这表明( )
热门试题
1.
(2019?博雅闻道高三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1)西周所立地方封国的人口由周宗室贵族、周贵族率领移民以及土著群构成:地方封国不仅拥有作为国家的权力,而且负有作为更大的西周国家积极参与者应履行的义务。这说明在西周
2.
(2016·山东泰安一模·30)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
3.
(2016.上海单科.28)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4.
据拉布教授在《冒险企业和帝国》(1575—1630)中统计,在四个或四个以上公司都有股份的人,东印度公司有28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9%;东地公司有4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利凡特公司有157人,占公司人数的4%。这促进了
5.
《礼记·乐记》记载: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这反映出中国古代重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