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河南信阳二模·21)1870年,英国推行国民教育改革,规定实行非宗教的强制初等教育,5—12岁的儿童必须入学。1876年规定父兄有送子弟入学的义务,1880年规定初等教育为强迫教育,1891年实行初等教育免费制度,1893年规定11岁以前儿童必须受学校教育等。上述做法,
A
是英国民众强烈要求政府重视发展教育的结果
B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导致英国生产中出现大量雇佣童工现象
D
推动英国教育比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快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由材料“强制初等教育,5—12岁的儿童必须入学”、“初等教育为强迫教育,1891年实行初等教育免费制度,1893年规定11岁以前儿童必须受学校教育”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英国推行国民教育改革,鼓励和重视儿童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人才,故选B项;是政府推行教育改革,不是民众的要求,排除A项;儿童强制入学会减少雇佣童工的现象,排除C项;材料没有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不能得出此结论,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北京海淀区二模·15)“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行政出现过失、国家遭受天灾等状况下,检讨自身过错时发出的诏书。在《二十五史》中,共有89位皇帝下过264份“罪己诏”。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①古代皇帝对自己要求严格 ②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 ③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统治 ④体现天人感应的政治理念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期间,命督抚廷臣保举人才开始成为光绪帝择用小臣的特殊方法。“明定国是”诏书颁布后,被保举者超过百人,光绪帝几乎全部下令召见。由此可知,光绪帝此举意在( )
下表为1751—1830年间英国离开农村流向城市人口总数统计表。据此可知,该时期英国(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20世纪初,橡胶需求增长,英国皇家植物园组织团队深入南美洲搜集橡胶种子,经培育后分发到锡兰、马来亚等地,西方资本公司转而在东南亚建立大量橡胶种植园。1905—1924年,东南亚橡胶在世界橡胶产量中所占比重由6.8%上升到了93.2%,仅马来联邦地区的橡胶种植园就有300个,西方资本投资额约为5000亿美元。——摘编自王林亚《从东南亚种植园看殖民主义生态影响》材料二二战结束时,马来西亚的经济已成为以橡胶、锡这两个农矿初级产品生产与出口为主的典型殖民地经济。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因英国资本撇出致使马来西亚许多大型种植园被废弃,政府将其划分为小块分配给马来人,同时鼓励开发新的小胶园,推广高产胶树与新型技术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政府在不适合种植橡胶的地区推动稻米与油棕等经济作物的发展。政府还通过调节国内橡胶产量和出口来维持与增加橡胶收入,以应对世界橡胶市场上合成橡胶的竞争。1979年,马来西亚等“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成员国与消费国签署《国际天然橡胶协议》,该协议生效后成功干预了橡胶市场价格的几次变动。到1988年,马来西亚的橡胶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摘编自姚昱《从殖民地经济到现代经济》材料三1952年,中国政府与锡兰签订贸易协定,用大米换取锡兰橡胶。50年代中国在海南等地尝试种植天然橡胶,后来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到24°范围内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家。21世纪初,中国橡胶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马来西亚等国投资建立橡胶加工厂或控股、参股当地橡胶企业。2006年,云南农垦集团在老挝成立了云垦云橡公司,与政府合作积极带动当地村民发展橡胶产业,实施罂粟替代种植。——摘编自杨云匀、马俊《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研究》等(1)结合材料一,概述20世纪初西方资本公司在东南亚建立橡胶种植园的背景。(4分)(2)结合材料二,概括马来西亚政府在从殖民地经济到现代经济转变中所做的努力。(4分)(3)简析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意义。(6分)
(2022·广东省一模·15)图2为俄国人列米佐夫于1917年5月在《新讽刺园地》上发表的漫画《农业》,部分题记为“农民:我已经没地放下我的另一只脚!”。此作品反映出 图2 《农业》
【加试题】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严格限制受助范围和资格,规定穷人不得无条件接受施舍,而要以相应劳动来换取。这说明该法案
下表展示了北宋税收发展变化情况,此变化反映出北宋 ——整理自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
(2022·广东省一模·9)1950年12月,上海玉兰剧团上演了越剧《信陵公子》,剧情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国,赵国向魏国求援,信陵君想尽办法拿到兵符,发兵解赵国之围。该剧连演138天,共演出256场,不少剧团纷纷搬演此剧,引发国内观剧热潮。据此可知当时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16)有专家指出,《十二铜表法》以来的成文法,罗马大法官发布的有关谕令和判例,以及公民大会和元老院的一系列决议,其他长官的各种命令等,经过长时期积累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法规。这说明罗马法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
热门试题
1.
(2020·湖北宜昌高三元月调研·28)20世纪初,文献中使用“绅商”一词时,多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士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这表明
2.
(2020·山东滨州·5)下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
3.
(2020·广西桂林·11)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其中写道“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中国人高兴”是因为重庆谈判有利于( )
4.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建立国营商业机构,发展对苏联和东欧国家贸易。同时,鼓励私营进出口商通过联营等方式组织起来,增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竞争力,至1951年,各口岸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中,私营出口约占64.8%。上述做法旨在( )
5.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35)过去的经济全球化依托的是航海,连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现在除了集装箱航运外,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出现则形成了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打通了的经济全球化。据此判断,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手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