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河南信阳二模·21)1870年,英国推行国民教育改革,规定实行非宗教的强制初等教育,5—12岁的儿童必须入学。1876年规定父兄有送子弟入学的义务,1880年规定初等教育为强迫教育,1891年实行初等教育免费制度,1893年规定11岁以前儿童必须受学校教育等。上述做法,
A
是英国民众强烈要求政府重视发展教育的结果
B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导致英国生产中出现大量雇佣童工现象
D
推动英国教育比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快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由材料“强制初等教育,5—12岁的儿童必须入学”、“初等教育为强迫教育,1891年实行初等教育免费制度,1893年规定11岁以前儿童必须受学校教育”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英国推行国民教育改革,鼓励和重视儿童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人才,故选B项;是政府推行教育改革,不是民众的要求,排除A项;儿童强制入学会减少雇佣童工的现象,排除C项;材料没有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不能得出此结论,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济宁二模·1)图1为学者绘制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示意图。其分区基本上依据于( ) 图1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人馆学习。初设英文馆,不久增设俄文馆、法文馆,1872年又增设德文馆,甲午战后更增设日文馆。这些语种的增加从侧面反映出
明中后期,以徽商、晋商为代表的地域性商人群体积累了大量财富。当国家财政和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会向他们寻求帮助,并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换。由此可见,明中后期
(2024·山东青岛一模·9)万隆会议之前,中国政府在对相关与会国的政治态度做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如下方针:团结“和平中立国家”、争取“接近和平中立国家”、影响“接近反对和平中立国家”、孤立并分化“反对和平中立国家”。此举意在( )
拜登政府时期,“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其外交辞令中的高频词汇。史蒂芬·沃尔特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美国偏好‘基于规则’的秩序……而是在于谁来决定哪些规则在何处适用。”该学者的观点体现了( )
杨会军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史》中提到:“厌恶战争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堡发动了起义,迫使沙皇退位,宣告了共和国的成立。”这场“起义”
(2023·江苏南通二模·4)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第二年,宋真宗大幅增加了北方科举的解额,更多举人获得参加省试的资格。庆历元年,陕西边界受到西夏的攻击,宋仁宗特令陕西路诸州“解额不及十人者增五人,十人以上增三人。”由此可知,宋代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0)打败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后,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创造“支持长期战争,取得全国胜利的最基本条件”,中国共产党( )
(2024·广东肇庆高三二模·8)胡适建议用白话文来写作,并且成功地创造了非常清晰、有活力的文体,这种文体立即为自由而有前瞻性的人所接受。他建议学生避免用典、陈句和骈体;避免模仿古人;要以真意义、真内容、真感情来写作。胡适这一主张
(2024·山东临沂二模·14)1947年2月至1949年1月,德国美占区的民意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二的被访者首先希望有一个能保证经济发展和高收入的政府,而不是自由选举权、新闻自由和经济自由,更有高达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准备放弃基本自由权利,以换取经济保证。这反映了( )
热门试题
1.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1)五千年的文明沉淀;铸就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2.
(2023·四川成都高三摸底·3)在古希腊,“医生”这一职业诞生于对“医神”的崇拜活动。后来,名医希波克拉底却将疾病的起因与宗教巫术区别开来,对每一病例的诊断都以观察为依据。由此可见,希波克拉底
3.
(2022·浙江高考·23)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生效,但倡导欧洲统一的人们所希望看到的,远不仅仅是一个共同市场或关税同盟。对他们而言,共同市场只不过是实现“欧罗巴合众国”梦想的序曲。其后,助力他们实现“梦想”的举措包括(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②欧洲统一货币的正式启用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的签署
4.
(2013.江苏单科.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5.
表2内容为历史上不同时期“中国观”内涵的变化。下列选项中对表2理解正确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