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天一大联考毕业班阶段测试·2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宣称苏联已经建成了“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已经臻于完美。这意味着
A
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显著
B
苏联经济改革出现停滞
C
个人崇拜之风又死灰复燃
D
国家建设方面急于求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由材料“苏联已经建成了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已经臻于完美”可知勃列日涅夫认为国家的各项制度、各项事业已经高度发达,非常完美,不需要改革,从而造成改革出现停滞,故选B项;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国家经济陷于停滞,排除A项;个人崇拜出现在斯大林统治时期,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由材料“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可知已经高度发达,无需革新,与“急于求成”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下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反映了
1949—1978年,我国共颁布一千七百多种重要法规,其中经济法规占半数以上。但此时“经济法”的内容,主要调整的是国家在组织领导经济生活中上下级单位间的纵向关系。上述特点的形成源自( )
(2018·广东佛山一模·31)1977至1979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1920年冬,李大钊派张国焘、邓中夏等到北京长辛店筹办劳动补习学校,次年初学校正式成立,听课的是工人及其子弟。教员在向工人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经常宣讲“劳工神圣”的道理,工人们称劳动补习学校为“工友之家”。该学校的创办(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桑地诺的部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近两百次,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次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摘自晏绍祥、张顺洪主编的《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西方国家50余年对非援助强调“福利服务”而非“经济发展”的援助,无法从根本上弥补非洲国家面临的发展起点滞后及国际秩序不公正问题;一些脱离非洲发展实际的附加条件进一步恶化了非洲国家原本存在的发展危机。……五十多年来,中国对非援助紧密结合非洲国家的历史发展任务,尊重非洲国家的发展需要和意愿。2000年以来,中国对非援助逐步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始终坚持对非援助平等、尊重与合作的理念。强调中非合作中的互助与共同发展,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绝不把外援作为干涉他国内政的手段,向世界展示着一个崛起的东方大国应有的政治风度和全球责任。——摘编自罗建波《西方对非援助效果及中非经济合作》材料三新殖民主义是在战后旧殖民主义体系瓦解后,帝国主义为维护其既得利益,对已经获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推行的一种新的剥削与掠夺形式。它表面承认原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独立权利,实际上采取种种欺骗手段,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对已获得政治独立的国家实行控制和渗透,为它们争夺世界霸权和势力范围服务。老殖民主义是赤裸裸的,新殖民主义是有装饰的。——摘编自孙迎辉《新殖民主义问题浅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桑地诺革命的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援助非洲问题上与西方国家的主要不同之处。(6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今新殖民主义体系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有效应对殖民主义。(7分)
(2022·河北省邯郸市一模·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从光绪十五年(1889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的四十年间,中国白银的净入超总计值为627177427两,货物入超必有金银出超为抵偿。中国的现象却与此相反。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人们一般认为有如下因素:第一为华侨海外汇款;第二为外国人在中国宗教及文化事业上之所费;第三为外国使馆及军队在中国的消费;第四为外国人在中国游历所费。而补偿的形势则是白银的大量进口。——摘编自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根据材料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两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3)
(2024·河北模拟·12)在近代,欧洲经济最发达、工商业最活跃的地区,恰恰是新教徒占上风的地区。如果你绘制两幅地图,一幅标示出16、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区域,另一幅标示出新教徒在人口当中占比较高的地区,那么这两幅图基本上会是重叠的。这说明
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2019·四川资阳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27)明代某思想家指出:“身也者,天下万物之本”,认为“天性之体,本是活泼;鸢飞鱼跃,便是此体”,提出“尊身”、“爱身如宝”等主张,这一主张
(2022·广东省一模·1)公元前645年,晋国与秦国交兵,晋惠公被俘。他派大夫吕甥等人回国主持召开国人会议,表示“孤虽归,辱社稷矣,其卜贰圉”,建议让太子圉就任国君,且宣布“赏众以田”。史载:“众人皆哭。”上述现象表明当时
热门试题
1.
据统计,1878—1887年英国政府议案占用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年增加到84.5%。英国内阁合法占用下院超过80%的议事时间,使许多其他议案不能列入议事日程。这一情况表明英国
2.
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WTO成立,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动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这说明了
3.
元昊建西夏于_____年
4.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5.
(2024·北京海淀区二模·7)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不同于旧式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在他们的知识结构里,占主导地位的不再是传统的四书五经,甚至也不是声、光、电、化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而主要是变革、进化、尚武、民权等近代社会政治学说。对这一群体的形成,认识正确的是( )①促使清朝官员“开眼看世界” ②得益于新式教育的不断发展③反映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④导致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分化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