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图3中的箭头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某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示意图。该领域是
图3
A
国际人口流动
B
国际投资方向
C
大宗原材料输出
D
基督教传播路径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题干地图可知,欧洲是主要输出地,中国、印度、日本也是重要的输出地,而美国是主要的输入地,结合所学可知,在该时期,美国开展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人口输入,据此可知,该领域是国际人口的流动,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在该时期,国际投资方向(即资本输出)主要是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在该时期,由于西方国家开展工业革命,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即从其殖民地中进口大宗原材料,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基督教主要通过陆路向外传播,而地图主要通过海路,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785年,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传统手工纺织业逐步成为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理论的进步带来一系列重大发明,电力开始用于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加速创新与应用,新一代通信、电子商务等成为全球主导产业。这表明科技革命( )
南宋元符二年,朝廷下达诏令:“番舳为风飘著海州界,若损败,及舶主不在,官为拯救,录其货,许其亲属召保认还。”由此可见南宋
(2023··15)1921年,苏俄决定建立各省经济委员会,协调经济部门工作。此后,政府拨巨款从国外引进矿上机械设备,并对劳动工资进行了改革,以货币取代实物工资,并按照工人技术水平高低评定工资标准。这些做法
(2022·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二模·4)下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调整经济部门结构成为欧美主要国家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举措。战后至50年代,主要是推动发展港口、铁路、公路、煤炭和钢铁等部门;60年代,重点在加强专业化调整,扩大公司规模,提高产品竞争能力;7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是推动传统工业结构向新科技产业结构方面转移和发展。材料表明,战后欧美主要国家( )
(2023·重庆模拟(一)·6)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鸦片输入中国的数量激增。1907年,英国政府与清政府达成协议,同意从次年起逐年递减英国鸦片输入中国数量,10年内全部停止。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英国
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列强议约互保,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省“保护”,而自处于战局以外,是为“东南互保”。这一做法
(2023·江苏百校高三联考·6)图1是《明朝形势图(1433年)》,图2是《清朝疆域图(1820年)》。观察两幅地图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在于“有贡就有市”。《明会典》中作为“正贡”的贡品记载,日本国仅见20种;而据《皇明永乐志》物品清单显示,日本一国的物品达到248种之多。据此可推知,当时( )
(2018·百校联盟全国Ⅰ卷4月联考·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早在汉代就出现过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明,如代田法、耧车等,这些发明都是适合大面积的土地生产需要而出现的。但是这些农具在中国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江东犁用牛耕田,“一牛可抵七至十人之力”“中等之牛,日可耕十亩”(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翻地大约“人日耕一亩,率十人当一牛”(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明清中国江南地区农桑业极其发达,大量土地用于栽桑种田,养牛的空间逐渐狭小,养牛成本上升,贫困农民无地养牛,造成畜力严重不足,“吴郡力田者,以锄带耜,不蓄牛力”(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材料二 (英国)圈地后,地主侵吞了大部分的土地,把此前零散的田产整固到紧凑的联合农场里,并能圈占从前受社区规章制约的土地,从而把它们归于个人的管理之下。18世纪的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供应,既有改进技术、提高集约化程度的要求,也有劳动生产率的要求。1701年塔尔发明了马拉谷物条播机,1731年,他在一本名为《马拉中耕农业》的书中公开了他的发明,条播机不仅是英国产生的第一台真正的播种机械,而且也是英国农业向废除手工劳动所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1828年贝尔发明了马拉收割机,此外还发明了以蒸汽为动力的饲料粉碎机、干草切割机、甜菜切片机等等。 ——材料均摘编自高辉《明清江南的农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兼与英国农业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应用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前后英国农业生产的变化,并说明中英农业发展趋势所产生的不同影响。(15分)
热门试题
1.
1874年9月,轮船招商局在《申报》发布公告:“今届一年结总之期,除将办理情形及总账刊刻分送外,务请在股诸公于八月初一日午刻至本总局看账议事,凭折取利。倘远在他省,即请就近赴各分局看账,凭折支利。特此布闻。”据此可知,轮船招商
2.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一书中提到,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民——他们不仅是文化上而且是政治上的爱国者,有着从看起来优越的地位的经历,一下子坠落到一种卑微地位。这一转变( )
3.
(2024·八省八校高三联考二·2)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的“悬泉里程简”(部分内容如下图),记载了河西走廊地区武威郡到敦煌郡12个驿置的详细信息。此汉简有助于研究( )
4.
(2024·山东泰安一模·6)表1为《新青年》杂志提及频次最高的五大历史事件,据此可知( )表1
5.
2016年11月30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基础是坚持“九二共识”,台湾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双方就不可能进行良性互动。材料表明坚持“九二共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