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董仲舒曾大加赞赏,以儒家自居的王莽改制也试图恢复井田制,直到朱熹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对这种制度称慕不已,这种现象根本上反映了
A
儒家学者的复古主义
B
井田制是一种适合古代中国的制度
C
封建经济的内在矛盾
D
井田制是仁政的标志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董仲舒、朱熹对井田制的赞赏不足以代表儒家学者的复古主义,故A项错误;井田制成熟于西周时期,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土地制度,董仲舒对其的称赞不足以证明井田制适合整个古代中国,故B项错误;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逐步严重并成为普遍现象,王莽等试图以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来缓解这种兼并现象,故C项正确;仁政是春秋战国后才提出来的,要求统治者要宽厚待民的儒家思想,井田制反映不出仁政思想,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9·江苏“百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考试·1)西周时期的姬姓诸侯国往往建立在交通要冲地带,它们不仅承担控制四方、拱卫王室的任务,而且在空间上对非姬姓封国形成分割之势,监视并牵制非姬姓封国。这表明,西周
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 )
古希腊雕塑家波利克利托斯认为,人体的完美必须通过精确的比例展现,比如男子头部与身长之比应为1:7。他的代表作《执矛者》(图1)充分体现了其长期研究人体的成果,被艺术家们称誉为“法则”。这一作品
(2019·海南高考模拟·15)中世纪晚期到18世纪之间,欧洲人均肉类消费量是下降的。如,用谷物衡量德意志工人的工资购买力,在1500年到1650年间下降了大约50%。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唐开元年间,扬州刺史赵匡在《举选议》中言:“(朝廷)收入既少,则争第急切,交驰公卿,以求汲引,毁髻同类,用以争先……势使然也。”这反映了当时( )
(2023·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11)在中世纪的天主教看来,灵魂获得拯救的最好方法就是躲到修道院中,做一名修士或修女,潜心修道。宗教改革以后,新教主张信徒不须去修道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刻苦耐劳,同样能获得灵魂上的拯救。这种宗教精神的变化
(2023··19)下表是北京体育学院60年代接待外宾的记录,这从侧面反映出
(2018·衡水金卷考试模拟卷三·24)春秋战国时期,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1911年10月,《泰晤士报》驻南京记者发回报道:“江苏军政府发布告示,遍贴城乡。其文曰:‘凡我军民,不得滋扰外侨民居、商铺及教堂,违者严惩不贷;今我军起义,旨在驱除鞑虏,建立共和,使四万万同胞享自由平等之权利。’据观察,告示发布后,地方秩序井然,商民如常贸易。”从这一报道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4)观察以下某一朝代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关于这一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正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2015·贵州六盘水·10)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2.
(2024·北京海淀区二模·4)《明史》载,明英宗天顺(1457—1464)年间起,“巡抚之寄专,而监司守牧(指各省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与知府、知州)不得自展布(自作主张)”。这反映的史事是( )
3.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13)1562—1563年,运往波罗的海地区的呢绒有2/3使用英国船只;1599—160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99.9%;1601—1602年,进入伦敦港的船只几乎一半属于英国。在地中海,英国船只不仅运送英国货物,而且在外国之间运送货物。上述现象说明
4.
(2024·浙江嘉兴二模·16)下表为某一时期几位历史人物的部分信息表。该表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是( )
5.
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