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提取关键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关键信息相吻合的历史史实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发生在1956年,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C项;土地改革的完成在1952年,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时间早于1956年且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1954年,虽然规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但社会主义制度需三大改造后才完全建立,排除B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在1957年,重点是工业化建设,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高考全国甲卷文综·5)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2024·江苏高考·7)1924年2月,周恩来等人决定,将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巴黎创办的机关刊物改名为《赤光》,并在改刊宣言中强调:“我们所认定的唯一目标便是:反军阀政府的联合,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他们这样做是为了( )
(2019·海南高考·9)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
(2022·北京高考·9)1950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1956年,“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被列入高校必修课。这些高校课程的调整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
(2020·北京高考·3)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隶属于中书省③隶属于尚书省 ④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
(2023·福建高考·15)图4是一幅关于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漫画,发表于1921年12月。画中德国被描绘成水中求救者的形象。该漫画反映当时 图4
1868年日本改元“明治”推行新政,新政的首要举措
热门试题
1.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____
2.
《吴越备史》记载:“(吴越王钱镠)始筑捍海塘,王因江涛冲激,命强弩以射涛头,遂定其基。”此即“钱王射潮”传说的母本,在后世逐渐演变成一个道教故事。宋代时,有僧人创作了六和塔镇潮的传说,与之针锋相对。这一现象反映了( )
3.
(2025·湖南长沙师大附中月考·14)有学者据出土文书研究发现,伊朗地区在1世纪前后释放了大量奴隶,贵族通过各种方式占有土地,大地产普遍采用授产经营的方式,土地分类分块由他人世袭耕种。由此可知,该地区( )
4.
(2012.福建文综.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5.
(2023·山东临沂一模·2)“谤”字本义是指议论或批评别人过失,相传尧舜时代广树“谤木”,以便民间批评权力的运行。至秦汉时“谤木”已完全失去原有的功用,而“诽谤”也由批评权力的激赏,衍变为无中生有毁人名誉的罪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1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