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各国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从1909年起,美国将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退回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1925年法、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用于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这一变化说明
A
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视
B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提高
C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一定成效
D
列强企图通过文化加强对华控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近代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弱国无外交”,故近代中国在国际上并未有国际地位,故B项错误;1909—1925年此时主要处于清政府、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北洋军阀均依附不同的外国列强,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美国将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用于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22·江苏泰州四模·7)1915年出版的《新制单级国文教科书》中,有多幅插图表现了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尊重、爱护的家庭情景,这种家庭显然与传统社会的父权制和等级观念相去甚远。这反映了当时
钱穆曾评价:“行省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强调这种制度
远征意大利,拿破仑宣布法国军队是“自由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反抗法国的征服。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 )
(2019·广西名校高三第一次联考·33)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
公元前546年,宋国倡议“弭兵”,十四国会盟于宋都商丘,规定“晋、楚之从,交相见也”。晋、楚达成协议后,双方四十年没有发生冲突。弭兵会盟( )
(2019·云南昆明二模·28)作为一种政治势力,洋务派内部的情况十分复杂。在洋务运动中,中央的奕诉和地方上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间有矛盾,曾、左、李等人相互之间有矛盾,老牌的洋务重臣李鸿章与后起的张之洞之间也有矛盾。材料说明
1766年,在英国“不仅贵族绅士和富商不停地饮茶,而且每一个船工、浆洗工和纺纱工也都饮用,茶叶成了他们不可缺离的消费品,一早起来就要喝一口,在两顿饭之间也要饮用。甚至连洗衣妇也认为,在早餐时不能没有合适的茶”:这反映了英国
(2022·江西省南昌市一模·33)1632年2月出版的《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有力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错误理论。8月,罗马宗教裁判所下令禁止这本书出售。10月,伽俐略接到了宗教裁判所要他去罗马接受审讯的一纸公文。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2019·北京朝阳区二模·23)马歇尔计划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①。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②,西欧各国也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③,但是经济获得发展的西欧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增强④。据此可知
热门试题
1.
(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9)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2.
清帝所主“大一统”,将“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乾隆帝也认为“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这反映出清朝的疆界观
3.
(2012·广东文综·39)(27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那一个人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分)(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8分)(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3分)
4.
表1为唐代关于科举进士科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 )表1
5.
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中描写了有关巴士底狱神秘囚犯“铁面人”的逸闻。此人总戴着面具,没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所犯何罪。该书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反响,“铁面人”的传闻逐渐在民众中“创造出一个无限专横权力的想象世界”。这(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