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江西九江一模·9)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前106年-前43 年)认为: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相调和的真理……这种法无分罗马与雅典,无分现在与未来,对任何国家或时代都有效并永久有效。这一认识
A
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B
顺应了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的趋势
C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善
D
为近代西方民主法治实践树立典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由材料“这种法无分罗马与雅典,无分现在与未来,对任何国家或时代都有效并永久有效”可知西塞罗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具有普遍适用性,顺应了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故选B项;《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5世纪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善,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西塞罗强调的是法律思想、法律理念,而非法治实践,不能偷换概念,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先秦诸子虽“百家异说”,但其思想旨趣却有相通之处。以下论述体现了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一个雅典公民不可能
(2020·浙江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试卷·2)《吕氏春秋》吸收了先秦农家的思想,该书的《上农》等四篇显然是农之言,它里面有写道:“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下列关于《上农》等四篇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024·吉林三模·1)钱穆在《中国经济史纲》中指出:“从春秋到战国是中国史上变动最激烈之时期,经济方面主要是从贵族御用工商及贵族私有的井田制而转变为后代的农工商兵的自由业,遂使战国时代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面貌。”下面对战国“崭新的面貌”解读正确的是( )
(2025·陕西安康高三质检·15)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经商不再遮遮掩掩,男女恋爱不用隐讳,流行歌曲不再被视为伤风败俗的“靡靡之音”,跳交谊舞成为正常的社交活动。材料意在说明( )
13世纪以来,英国在长期不断的政治改革下,于17世纪末率先建立了现代民主制度;而法国则从18世纪末大革命起,历经数次革命和复辟,在19世纪末确立民主共和体制,其历程的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为世间所罕见。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
(2019·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二·24)据统计,从1946年到1986年,联合国安理会共行使否决权223次,平均每年5.57次,其中95%以上是美苏两国使用的。这说明
清朝政府文件不但用满文、汉文,而且也常用卡尔梅克文(即西蒙古文,古称瓦刺语)、阿拉伯文、藏文等书写。官府还出版了一些多语词典,并继承了明初用四夷馆编纂《华夷译语》的传统。上述举措( )
(2019·北京海淀区二模·19)1950年,新中国从苏联、东欧进口的工业设备和原料占总进口的第一位,从苏联进口的日用品占进口货物总值的31%。1952年,中国直接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巨额贸易协议;同年,签订中日贸易协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有助于打破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②有利于新中国进行现代工业化建设 ③建国初期我国日用品丰富无需进口 ④欧日各国已经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17—1918年间,《新潮》《华工杂志》《欧战实报》等报刊大量报道了德奥罢工风潮、俄国工人罢工以及伦敦纺织工人罢工运动等,时人指出:“欧战以还,世界资本制度之国家,无一不受社会革命之风潮所激荡。”这表明当时的知识界( )
热门试题
1.
(2016.北京文综.18)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2.
(2020·贵州毕节·10)根据图中所示年份和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 )
3.
(2024·湖南衡阳二模·9)图1为1952年10月发行的《伟大的祖国》系列邮票第二组,分别为“淮河水闸”“成渝铁路”“石油工业”“国营农场”。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4.
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_____
5.
如果要拍摄一部以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影片,最合适的素材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