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卢梭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他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这反映了卢梭的思想主张是
A
社会契约论
B
主权在民说
C
天赋人权说
D
人生而自由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社会契约论指社会秩序来源于共同的原始、朴素的约定,材料主要讨论教育的目的,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指主权的根源在于人民,材料并未涉及,故B项错误;天赋人权指自然权利是天赋的、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还原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体现了卢梭人生而自由的理念,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下表据许涤新、吴承明编写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相关内容编制,它反映了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注:本表“产业资本”主要统计的是工业资本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对其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2018·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第二次联考题·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初唐时,饮茶风尚局限于东南、西南等地,北方饮者较少。8世纪初,饮茶风气开始在北方蔓延,“自邹、齐、沧,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启店铺煎茶买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全唐诗》中涉及茶事的诗作有600余首,诗人达150余人次。安史之乱,陆羽流落江南,潜心研究茶事,阖门著述《茶经》,“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陆羽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影响历代的茶人纷纷效仿创作茶书。1191年,《茶经》传到日本,使茶学在日本广泛传播,目前,《茶经》已经译成日、英、韩、德等多种文字。 ——摘编自《中国唐代茶文化探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陆羽著《茶经》的社会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陆羽《茶经》的影响。(7分)
(2023··13)19世纪下半叶,英国产品丰富且大众化程度高,以至于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一个贵族的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这突出反映出
某学者认为,“这些底层移民以他们的力量尝试建设理想的乌托邦……他们接受异国宗教这一周边世界所带来的冲击,并吸纳之,从而对经历鸦片战争却仍然顽固的清王朝统治予以沉重打击。”“这些底层移民”所掀起的是( )
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文坛非裔作家的创作主旨突破了传统的种族歧视,采用非线性叙述、跳跃式情节发展、多重叙述角度等写作手法,转向黑人自省、民族自律、探讨自我和身份认定等重大问题。这表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随着秦汉帝国官僚制的发展和完善,负责具体事务的官职显得越来越重要。秦汉时期,表示官员大小等级的方式一直有两种:禄秩等级和爵位大小。秦代至汉初,以若干“石”为单位的禄秩等级仅仅是官员俸禄的体现,而爵位的大小则是官员其它各种待遇的综合载体。随着赐民爵与赐官爵的广泛实施,爵位的价值逐渐稀释。东汉末年,汉代爵制中真正有一定价值的爵位仅剩下诸侯王、列侯及关内侯这三级。魏晋时期,以五等爵制为主体的封爵制取代了秦汉爵制。与此同时,官员禄秩等级的地位逐渐超过了爵位等级,最后曹魏政权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取代了秦汉的禄秩等级。以五等爵为主体的封爵制也被完全吸纳到官品之上。这样爵位也就成为了官品的附属物。爵从属于官的格局随之形成,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清末。——摘编自王玉喜《爵制与秦汉社会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汉至魏晋时期爵制演变的历程及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爵从属于官的格局”形成的历史意义。(4分)
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能力者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
(2023·湖南常德一模·11)据下表可知( )《梨俱吠陀》与《佛国记》《大唐西域记》中的四大种姓记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官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可以概括为“从零起步,阶梯增长”,但在某一特殊时期外交官数量却出现了短暂的停滞。对此,较为贴近的原因解释是( )
(2023·福建名校联盟大联考·14)巴黎和会规定,每个民族都享有建立主权国家的权利。但在划分主权国家的疆域时,英、法并未考虑实际情况,以至于新成立的民族国家也包含了其他民族。如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极力要求并入德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14世纪晚期,中国一位大臣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皇帝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如何?”该大臣吓得连忙磕头请罪。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趋势是
2.
(2024·陕西咸阳一模·6)按宋制,州试合格者为举人,方有资格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下表为宋代全国州试拟录举人限定比率表。据上表可知,宋代
3.
4.
(2015.重庆文综.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5.
(2024·山东菏泽二模·12)“英帝国”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概念,先后经历“重商主义帝国”“自由主义帝国”“有形帝国”“无形帝国”等概念。“英帝国”概念的变化(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