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湖北高三4月线上调研测试·25)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德”治国谓之“王道”;以“刑”治国谓之“霸道”;二者结合便谓之“霸王道杂之”。下列最接近“霸王道杂之”的是
A
秦灭六国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B
西汉平定七国之乱和颁行推恩令
C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D
宋太祖调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㈠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25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王道重教化,霸道重刑罚,“霸王道杂之”是指融合了儒家及法家思想的一种治国理念,平定七国之乱属于“霸道”治国,颁布推恩令符合“王道”之义,故选B项;秦以法治国,不符合“霸王道杂之”,排除A项;设置节度使属于“霸道”,与“霸王道杂之”不符,排除C项;充实中央禁军属于“霸道”,与“霸王道杂之”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848年,法国制宪会议决定设立总统职位,由普选产生。此方案在议会激起不少反对主张,下表所示。这些主张可用于说明,当时法国( )
(2018·湖北武汉二月调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以传教士为主的来华欧洲人士,大量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研究中国古典经籍,不仅开创西方汉学先河,而且对欧洲近代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耶稣教士定期向教会汇报中国情况的书信,是当时介绍中国思想文化最主要的材料。不少传教士把中国经典古籍翻译介绍到西方,解说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欧美的汉学研究。例如殷铎泽译《中庸》《大学》《论语》,柏应理作《西文四书直解》,卫方济译《四书》《孝经》《幼学》……。 ——摘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20世纪以前来京的传教士,大多坚信西方文化绝对优于东方文化,中国文化落后低下,应予取代,只有基督教才能救中国……为了争取更多的信教徒,传教士在中国开办学校,但在教会学校里同样弥漫着浓烈的西方文化优越的气氛。 ——摘自左芙蓉《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20世纪初,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成功、清政府垮台等重大变革,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气象,西方人又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汤普森的《北洋之始》正是这样一部著作,本书作者作为一名外国传教士,他在描述中国特别是中国文化时始终是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与19世纪西方人往往带有歧视意昧和疑难色调的记述不同。可以说在新世纪,作者的这部著作让西方人重新认识觉醒中的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自牛红菊《<北洋之始>探究——外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文化》 (1)据材料一、二,指出欧洲来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态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4分) (2)据材料一、三,概括欧洲来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认识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1分)
(2018·山东潍坊一模·33)18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有一定读写能力的劳动者被认为是具有危险性和有颠覆性的人,但是到18世纪末,无知识则被认为是社会秩序的最大威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24·浙江台州二模·7)清廷在1865年初把300部由总理衙门大臣作序的《万国公法》分发给各省督抚,并指出该书“颇有制伏领事官之法”,有助于“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供各省督抚在处理外交问题时参考。这一举动( )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
历史理解是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对以下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理解不正确的是
(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27)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封建士大夫上进无路,且时有生命之虞,只好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而经学日趋庸俗、烦琐,士人对这些理论及学风极端厌倦,从而形成玄学。这种思想
(2024·山东潍坊三模·11)图2为某一时期世界棉花产业的主要分布及流通示意图。这一时期( ) 图2
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楷书追求形体方正,而行书和草书是追求快速书写的结果,大量使用了连笔。这些均与秦汉时期篆书的瘦长、隶书的扁平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一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2024·山东济南一模·8)图2是1951年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 图2
热门试题
1.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2.
“每一国的人民,一方面要遵守自身特有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一方面要遵守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根据自然理性,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称为列国通法”。与此理论相关的法律实践是
3.
(2024·济南·16)“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材料的亲骨肉含泪送上战场。”这首民谣体现了解放战争的( )
4.
罗马演变为罗马帝国:BC___
5.
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开启了新自由主义改革进程,陆续对国有企业和消费品,基础设施与通信行业,养老金、健康和教育等领域进行了私有化改革。这些改革(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