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朱熹“还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因此,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基于此,他主张
A
格物致知
B
正心诚意
C
学以致用
D
知行合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朱熹认为“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基于此他主张“格物致知”,故A项正确;“格物致知”是“正心诚意”的基础,故B项错误;“学以致用”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故C项错误;“知行合一”属于王阳明的心学主张,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我将更多地遵从神而不是你们,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不会停止去探寻真理,去劝诫和教育跟我偶然聚在一起的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以我所惯用的方式规劝他:嘿,我的兄弟,你那么不关心智慧、真理以及你自己灵魂改善的可能,难道对此你就没有一点忧虑吗”这里的“我”( )
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F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
黄宗羲说:“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夫之认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民之生死,公也”,顾炎武说:“国家是一家一姓的王朝,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保国家是朝廷的私事,保天下则匹夫有责”。他们都主张
(2022·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4月联考·16)1985年,德国小说家聚斯金德的《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引起轰动。作者以18世纪的法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奇幻故事,主人公不断作恶只是为了制作梦寐以求的香水,以实现其艺术理想。该小说
(2019·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32)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的创制者既有军伍大会、地区大会、平民大会及元老院等立法机构,又有裁判官等长官,还有包括被授予“公开解答权”的法学家在内的诸多法学家。这表明罗马法
下表为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据此可知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作为文化和意识形态纽带,把各地区松散地联结在一起。到15世纪晚期,在斐迪南二世和伊萨贝拉联合统治下的西班牙,“中世纪的行政管理经由漫长而逐渐的过程转化成文艺复兴式的国家”。几乎同时,类似的过程也出现在英国和法国。这里的“文艺复兴式的国家”,其突出特征是( )
下表是1936—1939年苏联在西班牙发行的电影和书籍(部分)这反映了,苏联( )
下表是美国联邦政府雇员人数统计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24·浙江台州二模·8)有学者指出:“南京恢复关税自主,但对关税收入的需求和日本的压力却一直阻挠着保护关税的真正作用。从1928年到1934年经常改变的关税税率事实上是一种足使中国工业不能稳定的破坏性因素。南京政府改变税率如此频繁,致使实业家随着行情调整投资后,往往在获得利益以前情况就发生变化。”材料旨在说明( )
热门试题
1.
(2017.海南高考.11)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2.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7)近代有学者主张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这种认知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3.
1926年7月,国民党在广州发布一则宣言,在宣言中陈述了中国的混乱时局,并提出“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随之发动战争。该战争
4.
(2022·湖南长沙·5)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最可能引发谭嗣同发出这一感慨的是( )
5.
(2010.重庆文综.1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