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3)表1所示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置的管理养牛官职。这些官职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表1
A
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B
汉族政治制度的熏染
C
经济重心南移的促进
D
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动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技术传播与官职设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置了许多养牛官以促进官营养牛业的发展,进而为牛耕技术的推广提供保障。因此,这些官职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牛耕技术的传播,故选A项;南朝政权本身就是汉人政权,谈不上汉族政治制度的影响,也不是南北民族交融的结果,故排除B.D两项;经济重心的南移与这些官职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C项。
相关题目
明代内阁大臣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吏部尚书陆光祖上疏,主张今后阁臣人选悉由廷推。自此,由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举人选、奏请皇帝点用成为入阁定制。这一变化使得( )
(2019·浙江温州高考选考适应性测试·24)在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有学者写道:“唐代武功可称为吾民族空前盛业,然详考其所以于某甲外族竞争,卒致胜利之原因,实不仅由于吾民族自具之精神及物力,亦某甲外族本身之腐朽衰弱有以招致中国武力攻取之道,而为之先导也。国人治史者于发扬赞美先民之功业时,往往忽略此点,是既有违学术探求真实之旨,且非史家陈述覆辙,以供鉴诫之意。”该学者意在强调
19世纪人们普遍对物体色彩有了新的认识:同一光源,在清晨和傍晚不同的时间,也会在物体上产生不同的色彩影响,光和大气随时都在流动、变化。图4作品中符合这一“新的认识”的是
1932年初,苏联同意日本关东军使用中国东北的中东铁路,运费只收半价。国联“李顿调查团”成立后,曾邀请苏联入团,苏联表示无意介入。苏联的上述行为( )
传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传说与历史信息解读之间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2024·山西太原一模·8)研究表明,罗马法精神源于亚历山大时期希腊哲学家芝诺创立的斯多亚学派。该学派所主张的“理性、自然法与平等”三大理念,使罗马法成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法律”。这说明( )
(2024·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11)公元751年唐与大食(阿拉伯帝国)之间爆发了恒罗斯(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战,双方动用庞大兵力苦战数月,唐军由名将高仙芝率领,尽管作战表现出色,但最终因补给线被切断而战败,这场战争给当时的中亚乃至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表现在( )
1870~1900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但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三分之一降到五分之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常熟的士大夫毛晋,将“田数千亩,质库若干所,一时尽售出,即以买书刻书之用”,他所开刻书工场规模极大,雇佣印工20多人,刻工数百人,因此家业富饶。商贾之家也出了不少名公巨卿、学者文人,如李贽先世是泉州商人,经营海上贸易,徐光启之父“尝业贾”“逐什一之利”。摘编自《中国大通史·明》(下)材料二 20世纪初,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分解加剧,“士”与“商”两个判若霄壤的等级分解最为剧烈,社会上出现了三个新群体,即绅商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军人群体。“商”则大部分成为绅商集团的主体。“商”的地位的提高,“士”的消失,这两种趋向都不是清朝统治的福音,“士”“商”分解及两者的溶而为一带来了新的政治内容和时代特征。摘编自《中国大通史·清(1840-1911)》(下)(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说明其影响。(6分)(2)简析材料二中“士”“商”分解加剧的原因与历史作用。(8分)
(2024·辽宁抚顺一模·7)虽然辛亥革命未能立刻再建有序的社会,但它对整个社会秩序的更新和重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开启了一个让新事物能够从旧秩序中破土萌芽并成长起来的时代。对此关于辛亥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11.广东文综.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2.
(2020·山东青岛·7)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练习 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
3.
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问世后,获得国际上极高的关注和赞扬。茅盾先生观看后即兴赋诗:“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情,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这体现出新中国的艺术创作趋向( )
4.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存在着增长的趋势,新式农具的使用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保障。但是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也使农业现代化的轨道在近代中国偏离了它应有的航向。致使“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的根本原因是
5.
营建北京城:___-__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