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广东名校联盟5月联考·10)1936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会议指出,“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中共中央形成这一认识的背景是( )
A
国民党的“围剿”失败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国内阶级矛盾的缓和
D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在1936年,随着日本的侵略行为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在不断加深。为了应对这一严重的外部威胁,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了日本是主要敌人,并调整了之前的策略,故选D项;虽然国民党在一段时间内对共产党进行了“围剿”,但这并不是导致中共中央形成“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帝”这一认识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与材料时间“1936年9月”不符,排除B项;中共中央形成这一认识主要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但并不能说明国内阶级矛盾的缓和,排除C项。
相关题目
程颢认为仁者必须把自己与万物切实的感受融为一体,强调“不须穷索”的直觉体会,只要经过诚敬的修养,就会体验到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浑然整体之大成。如何体认天理,程颢偏重于
1.(2024·安徽安庆一中三模·1)饕餮是商人信仰图腾,商代青铜器多有饕餮纹;“凤鸟”则是周人信仰的图腾,西周建立后,凤鸟纹样开始流行。商人重酒,周人禁酒,周公颁布禁酒令《酒浩》限制饮酒,周代青铜酒器大量减少。商周两代青铜器的变化说明( )
(2018·山西晋城一模·2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了中书省和丞相,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置了殿阁大学士,这些殿阁大学士只是“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而且一般来说品级很低,只有五品。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内阁”真正出现;明宣宗时内阁拥有了票拟权。根据规定,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权力的大小、升降和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由于内阁大学士大都出身翰林,是皇帝的近臣,也是官僚集团中最接近皇帝的人。另外阁臣与皇帝和皇太子多有师保关系,往往加上三公三孤,投太子三师三少,又负责筵经日讲,这些都构成了与一般朝臣不同的特殊身份,他们对皇帝和皇太子的影响自然要多于其他大臣。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出现了专控朝政二十余年的状况,内阁的权力开始与设想有了差别。 ——摘编自于江泰《明代内阁对皇权制约》等 材料二 在十八世纪英国内阁的运行已经形成如下政治制度惯例:内阁不仅要对国王负责,亦必须对下议院负责,获得下议院的信任和支持;内阁责任制从阁臣个人负责制发展到内阁集体负责制;内阁如果无法获得下议院的信任与支持必须辞职。十九世纪的内阁完全与王室权威脱离了关系,成为独立的行政部门,内阁不再对国王负责。国王将行政权力让渡给内阁,而内阁又从国王身边分离了出去,国王的权力只能在理论和法律上得以存在,实践中国王的影响力伴随着行政权力的转移而逐渐被削弱并趋于消亡。在内阁与议会的关系上,伴随着政党政治的成熟及“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内阁作为政党角逐权力的目标,日益成为议会的附属机构,内阁完全对下议院负责。 ——摘编自李秋成《十八世纪英国内阁在宪政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政治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代内阁相比英国内阁的特点,说明19世纪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7分)
1905年京师大学堂召开第一次学生运动会,并发文称“窃谓世界文明事业皆刚强体魄之所造成也。吾国文事彪炳,而武力渐趋于薄弱……非重体育不足以挽积弱而图自存”。这反映
表1 秦简记载的地方行政运作执行状况(节选)据表1可知,秦朝
“文景之治”时期,经济明显恢复,社会稳定,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下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①“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②“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③“国家无事……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广州地区有饭后食用槟榔以消食的传统,其流通模式如下图。 19世纪40年代以后广州食用槟榔的习俗逐渐消失,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1936年8月,毛泽东和军委总政治部向参加长征的同志发起征稿:“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文字只求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到十月底共收到稿件200余篇,后编辑成《红军长征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有助于向外宣传红军 ②为中国革命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③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④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25·广东调研一·12)罗马帝国晚期,先后有二十余位皇室女性曾经高度活跃于国家的宫廷政治、政府事务、军事外交等公共领域,且无一例外拥有“奥古斯塔”这一象征皇室尊荣和参政权的头衔。这一现象(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根本问题之所在。”下列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
热门试题
1.
表3所示为近代以来西方各国技术成果占世界技术成果的比例(%)据此可确立的主题是( )
2.
(2022·全国甲卷·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答案】
3.
(2018·湖北黄冈高三9月质量检测·18)1933年,罗斯福在推行“新政”时仍力图保持预算的平衡,不敢大规模地在公共工程和其他政府支出上行动,在当时美国的经济学家关于政府预算不必每一年都保持平衡的劝说下,才改变了原来的认识,最终坚定了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思想。这表明当时( )
4.
据考古新成果,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中国远古文明的“多元发生”是无可非议的,但持“满天星斗”论者难以解释中国古代各族政权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等复杂现象。这表明
5.
(2021·山东青岛胶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7)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当时全县耕地约12986顷,其中不能种植作物的板荒地1301.9顷,种稻的田地约为1311.6顷,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这表明在当地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