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西临汾一模·1)距今约4300-约39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出大片城墙、夯土建筑基址、墓葬,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玉器、乐器,以及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观象台和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这说明( )
A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B
该遗址具备了国家的完备形态
C
遗址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中期
D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题干所述及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土的文物(大片城墙、石器、陶器等)及“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观象台”“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等内容可知,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陶寺遗址只是初步具备了国家的形态,而不是国家的“完备形态”,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陶寺遗址应该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而不是“中期”,排除C项;题干仅是述及了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并没有述及其他文明,也就不能得出“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老子曰:“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两人的主张都强调( )
(2018·安徽“皖南八校”三模·24)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由此可知
(2019·广东惠州高三第二次联考·32)由于公民大会表决的即时性,古代雅典的演说文化非常盛行。在演说时,演说者经常运用各种“情感”手段来激发听众的情绪,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2025·广东调研一·8)表2为1925年6月20日至7月15日,陕西学生联合会“夏令讲学会”授课内容。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表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图4 1924年刊登在上海《大陆报》上的星期特刊——《外侨购物指南》(备注:《大陆报》是美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在华美式报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阐述自己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3··5)1844年12月,一英国商船对华走私大米320担。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规定:涉嫌走私的外商,其货物应全部没收,取消在华贸易资格,驱逐出境。但在当时英国驻华领事的“积极干预”下,船主仅缴纳罚金200元而已。这反映出当时
列宁多次指出,十月革命后最初几年内俄国农村的灾难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而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够所引起的。这一认识推动了苏俄(联)
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这说明汉代
(2023··1)在陶寺遗址的墓地三区中部,五座随葬鼍鼓、特磬的大型墓集中在一片,其中出土了许多重型礼器,而死者似乎是同一家族中的几代人。由此可知,陶寺文化时期
查士丁尼一世编订了《罗马民法大全》,该法提出“没有任何事物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神圣”,明确了皇帝拥有的包括国家主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在内的各项至高权力,承认教会法庭的地位和承认奴隶制的存在。这表明,当时罗马法( )
热门试题
1.
(2024·西藏·9)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2.
下面所示为某一宗教的发源地和传播路线,这一宗教是
3.
(2023·江苏扬州·1)《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图)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 )
4.
春秋战国时期,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范围的大教育家是( )
5.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