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 世纪60年代,一位联合国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连筑物(联和国总部), 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
反映了小国拥有发言权,但未改变大国霸权政治的现实
B
两个大国是指美国和苏联,小国为新独立的国家
C
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大国和小国能相互制约
D
第三世界不能左右联合国的任何事务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从20世纪60年代起,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小国)加入联合国,给联合国注入了新的活力,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歧视等方面的宣言,但当时的国际局势特点则是美苏争霸,大国推行霸权政治的现实没有改变,故A项正确;两个大国是指美国和苏联,小国为新独立的国家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大国和小国能相互制约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不能左右联合国的任何事务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3·山西大同新高三调研·18)下表为古罗马时期契约形式的三个发展阶段。古罗马契约形式的变化反映了
(2019·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32)《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家父(家庭首领)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行政官员。这表明当时罗马
(2018·河南安阳一模·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央行政监察体系囊括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巡抚总督都御使等,这种严密的中央行政监察网络,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来说,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脱离不了为皇权服务、加强封建统治的历史局限。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以及巡抚总督都御使的设置和沿革,虽以监察百官清廉与否为重要任务,但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监察国家官员对皇帝忠诚与否。由于封建社会皇权凌驾于监察权之上,无论是中央监察机构还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均是为了代表皇帝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整个国家行政体制运行的稳定。 ——摘编自朱建磊《试析明代中央行政监察体系演变考略》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10月设立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院中,“监察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依法行使弹劾权、审计权”,可以弹动总统、副总统,中央及地方公务人员。1932年6月颁布的《修正弹动法》规定:“监察委员对于公务员违法或失职之行为提出弹劾案于监察院。”此后又增加了纠举权和建议权。 监察制度建立的宗旨在于有效地控制腐败现象的滋生,以确保政府行政系统的廉洁。监察院的设立表明,南京国民政府在竭力强化各种规范模式和行为模式,致力于把监察制系统纳入到政治制度的框架中。 ——摘编自王浩宇《评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监察体系的特点及作用。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
(2019·四川宜宾一模·29)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把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长达300多年的“三角贸易”。这一现象
(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10)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七部法律。“一日七法”( )
表1是不同时期府的南北地理分布情况统计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学者张鸣在《再说戊戌变法》中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党(即维新派)是中国社会急于事功(改变中国命运)的普遍心理造就出来的一批特别热衷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意在强调维新派能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
190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肓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2019·福建厦门一模·25)辽阳三道壕西汉古村落遗址发掘出砖窑七座,每窑一次可以烧制一千八百块砖,两窑成一组,轮流生火,可连续生产;三道壕生产的砖瓦,不仅见于本村遗址,也见于辽阳地区同时代其它遗址。据此推断,当时的三道壕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上对美国、苏联的盟国和与其接近的国家,或定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帮凶”,或视作“修正主义的伙伴”、“赫鲁晓夫的走狗”,推行四面出击,打倒一切的外交路线。有学者称之为“黑屋外交”。在当时,这种外交政策的推行
热门试题
1.
(2024·九省联考广西高三·4)宋太宗时规定:各路转运使不准随便上京奏事,遇“非常事,许乘驿入奏”。神宗时,特准部分转运使“如有要切公事,须合面奏者,即取旨”。徽宗后期,要求转运使“各条具所部无名之费、不急之务”奏报朝廷。据此可推断( )
2.
【加试题】1900年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提及“今日治史、不专赖域中典籍。凡皇古异闻、种界实迹,见于洪积石层,足以补旧史所小逮者,外人言支那(中国)事,时一二称道之,虽谓之古史,无过也。”下列对材料中章太炎治史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3.
(2022·江苏南通·23)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纷纷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触及的社会面极为广泛。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4.
19世纪中后期,开平煤矿面值100两的股票在投产时已涨至150两左右,上海电报局100两面额的股票突破了200两大关,上海机器织布局的股票价格也溢出原价的15%左右。这表明当时( )
5.
表1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部分土地政策1927—1930年间,中国共产党这些土地政策的调整(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