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52年,法国学者提到:“我们常说有两个对抗世界,却常常忘记还有一个第三世界。这两个世界感兴趣的是如何征服第三世界。”据此可知( )
A
美苏企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B
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
新兴国家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D
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初露端倪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依据材料“这两个世界感兴趣的是如何征服第三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时期,美苏两极对峙,对第三世界抱有强烈的兴趣,说明第三世界是美苏争取的对象,A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美苏对第三世界的拉拢和扩展,不能得出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排除B项;
新兴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时间不符,排除C项;
材料体现的是两极对峙,无法得出多极化的趋势,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清会典》规定奴仆优伶皂隶不得穿用丝绸、绢缎、纱罗等,但1890年12月的《申报》写道,上海人无论贫富贵贱“几至无人不绸,无人不缎”,“向之穿布者,今必服洋绸矣;向之穿绸者,今必穿缎矣”。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胡惟庸后,正式宣布废除丞相制度,同时废除中书省,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朝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机大臣“以赞机务”,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这表明明清时期
(2025·广东深圳宝安高三一模·8)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排斥西方列强在华权益、独霸中国的意图日益明显。此时,欧美国家在华北的驻军成为国际上牵制日本鲸吞中国的因素。文中的“华北驻军”( )
(2019·广东汕头一模·26)《全唐文》中共计出现22条罢市记载,有21条表示重要人物逝世,百姓悲痛,仅1条与经济利益有关。北宋时期,因经济利益受损而罢市的记载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唐宋之际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汽机所成,倍人力者三十,故其国(英国)富强之力,亦倍三十……吾国土地人民十倍于彼,而富强力三十倍,则亦三倍于我,故吾幸未灭,而为彼所弱,可比较而得之矣。”据此可知,康有为
“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在晚清得以推行,它的推行
根据考古学者的统计和估算,良渚古城的莫角山高台、内外城墙,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约1200万立方米的土方量。若按照1万人每年劳作200天计算,上述工程约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此外,还需要有更多人为这些劳动力提供后勤保障。良渚古城的修建得益于
罗兰·巴特在谈到某一文学流派的写作风格特点时说:“……写作或作为写作的阅读,是最后一片未被侵占的领域,在这里知识分子可以随意嬉戏,享受能指的奢华,任意地无视爱丽舍宫或雷诺工厂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在写作中,自由的语言游戏可以暂时破坏和扰乱结构意义的专制,而且写作—阅读主体能够从单一身份的束缚中被解脱成为一个狂喜弥散的自我。”下列作品与该文学流派的风格特点相一致的是
(2021·福建新高考适应性测试·8)1843—1894年间,中国出现了许多外国工厂,主要从事轮船维修和农产品加工,同时也涉足肥皂、火柴、水泥、食品等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据此推知,该时期
下图是1912年《时报附刊之画报》刊出的制械机广告。这反映了
热门试题
1.
(2018·湖南衡阳一模·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 整理上为17—19世纪中英两国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
(2009.天津文综.6)右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3.
国际联盟建立之时,美国的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军费开支也最多。1920年,各大国占据世界财富的相对份额分别为:美国62%,英国16%,德国14%,法国5%,日本2%,苏俄1%,意大利1%。据此推知,国际联盟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4.
(2024·山东泰安二模·4)明代对乡饮酒礼的规定甚为严格。规定由乡闾里社贤能的长者担任乡饮酒礼的主持人;宾客分明等级,以贤德和年龄为标准,犯法之人需被单独列出。明代乡饮酒礼( )
5.
(2024·山东聊城一模·7)图1所示内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向其所属部队发布的一些纪律规定(节选)。据此推断,这些纪律规定应发布于( )图1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