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1)“周公辅成王”是著名的历史典故。山东嘉祥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很多呈现周公为成王行冠礼继王位,大臣们跪伏于地或俯身恭立,以彰显成王尊严(如图1所示)。这反映出,汉代
图1
A
崇尚周代礼乐制度
B
山东仍实行分封制度
C
君臣伦理观念强化
D
专制君主的权威下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由材料“大臣们跪伏于地或俯身恭立,以彰显成王尊严”可知汉代画像石中突显出君臣间的等级关系,结合所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促进君臣伦理观念的强化,故选C项;春秋战国时期,周代的礼乐制度已经遭到破坏,排除A项;汉代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排除B项;汉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下图所示的波斯波利斯宫殿的浮雕展现的是不同民族向波斯国王纳贡的场景,波斯帝国已经发行了官方货币,但民众缴纳的仍主要是粮食、牲畜和各种土特产。这表明波斯帝国( )波斯浮雕
(2019·广东茂名一模·28)下表是晚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工商实业方面的法规表,这些法规
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材料信息说明
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段话表明
按照雅典城邦旧制,公民担任公职是尽义务,一律不给工资。到伯利克里时期,城邦为担任法庭陪审员的公民发给每日生活补贴,五百人会议成员和包括执政官在内的政府官员在执行公务时皆由国家提供膳费,后来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即可领取津贴。雅典城邦的这些变化表明
(2025·云南高三上联考·3)下图是汉画像石“记里鼓车”,其多用于天子出行、军队行军与商旅营生。《晋书·舆服志》中对其这样注解:“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汉代“记里鼓车”的运用( )
(2024·湖南衡阳二模·10)表1表1是中共十六大到十八大报告中有关中国外交政策的摘录。这表明我国( )
1918年4月,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由于不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不能以继续向资本主义进攻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规定当前的任务”“为了今后进攻的胜利,目前应当‘暂停’进攻”。这表明列宁( )
热门试题
1.
(2012.四川文综卷.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表2
2.
(2021·北京高考·5)以下材料为四位皇帝的一日政务节录,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至前殿,由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官员依次奏事②告诚军机处切勿泄密③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④引见俘获的突厥颉利可汗,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尊号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我们在思考中国历史中之社会变迁时,实应以各时期士的动态作为探求的中心。在某一时期中,士在何等地位中产生和占有何等地位,士以何种方式参与政权、操控政权,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若依此观念来作为中国社会分期的基准,来说明中国历史中社会的任何演变,将感觉比较容易。——据钱穆《国史新论》整理(1)将下列基准特征:①门第社会、②封建社会、③游士社会、④科举社会填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只填数字代码)。(4分)选择其中任意2个时期对所填写的“基准特征”作出解释说明。(6分)注:太学毕业成绩优秀者分派到中央部门作为“郎”,成绩较次者派遣到地方政府作为“吏”。材料二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新型士人群体逐渐形成……北宋中期士人群体觉醒,一方面,儒学复兴旗帜的高扬,为学术思想的整合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共政”的理念与政治格局,成为宋代文化的中心内容……以范仲淹、王安石等为代表的士大夫,尽管政治主张颇不相同,却都以“兴起斯文为己任”,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与胆魄。——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简述唐宋时期“新型士人群体形成”的影响。(4分)材料三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新陈代谢不仅表现在新的士类在数量上的激增,更表现于时代发展对旧的士类的淘汰……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诗书墨卷中人的出路,使之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新式知识分子则成了时代的骄子,他们尖锐地抨击王朝秩序,又向社会传播各种新的观念意识……他们成为20世纪士类的主流。——摘编自陈旭麓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
4.
1949年,美国制定《出口管制法》,对中国实施“贸易管制”,禁止向中国输送包括军火、钢铁、车船在内的战略物资。1996年,美国操纵签署《瓦森纳协定》,主要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实行技术出口的禁令。这主要反映了美国
5.
(2024·河北唐山一模·16)1954年,针对美国最高法院“永远结束美国的学校隔离”判决,佐治亚州州长公开抨击,美国最高法院公然无视法律和先例把自己降级到庸俗政治的水平。材料表明美国(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