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河北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33)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认为国家是通过“社会契约”而创造的。这种思想在当时
A
否定了“君权神授”的观念
B
体现了反对君主制度的精神
C
成为民主共和体制的理论基础
D
为三权分立理论打下了基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考点】启蒙运动;㈣启蒙运动;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33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社会契约”是指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所签订的契约,这就在理论上否定了“君权神授”观念,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霍布斯是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他主张实行君主制,即不反对君主制度,排除B项;不论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其理论基础都是社会契约论,排除C项;三权分立是指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种权力,这与“社会契约”的内涵不一致,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浙江台州高三12月联考·4)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中原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有学者称赞“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以下史事不能佐证此观点的是
(2025·重庆高三调研·14)明朝时,三娘子在今天的呼和浩特一带筑城,因用青砖砌墙,故有青城之名,明朝则赐名归化。清代又筑一新城命名为绥远,两城合并名为归绥城。1954年,归绥改名呼和浩特(蒙语青色城),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这一地理名称变化反映出国家( )
(2023··16)图3是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80—90年代东亚和东南亚产业链“雁行模型”图。图3这反映出
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
如图,可以看出该侨批加盖上述印章旨在( ) 图:一封从菲律宾寄往福建晋江的侨批(汇款暨家书)。封底加盖“同胞尔忘倭奴之仇乎?请勿用仇货,抵制到底!”“民国贰拾年(1931年)十一月拾四日”章。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7)下图为进步画家李可染在1938年创作的宣传画。与此画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14)19世纪初,德国开始建立多科技术学院,成为当时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1850年后,一些地方工业学校发展为高等工业学府。1869年,北德意志联邦营业条例规定不足18岁的伙计、帮工和学徒有进入进修学校接受职业补习教育的义务。以上变化( )
公元前225年至公元前43年间,大量战俘奴隶进入罗马,意大利奴隶人数从60万增加到300万。但公元2世纪后,随着对外扩张战争的结束,奴隶来源不断枯竭。这
(2023·湖南常德一模·2)稷下学宫是战国时齐威王设立的一个招徕四方文士讲学议政的学术机构。各家各派在稷下学宫互相汇通,在辩驳、争鸣中综合发展。这反映( )
(2017.11·浙江高考·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上海县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国依仗强权分占的特区势力,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租界”。……在这里,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俨然“国中之国”。起初,由于外人来华之际,中外民情扞格,以风俗习惯等种种不同,不愿华洋杂居。小刀会起义爆发,华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华洋杂居。不同的风俗习惯发生碰撞、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租界开辟后)西洋服饰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来形成“服尚新奇、衣必华鲜”的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洋泾浜新竹枝词》写道:“康奴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哪里还有什么不敢穿的?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1)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海“华洋杂居”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界”的消极影响。(4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西洋服饰之引入”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6分)
热门试题
1.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周学熙曾经两度出任财政总长。他凭借着袁世凯、徐世昌、熊希龄等政府要员的支持,以政府为后盾,积极贯彻“整理田赋,调整盐产,清理官产,施行烟酒公卖”“筹办实业银行和兴办工业”等财政方针。这些方针的实施( )
2.
(2019·江苏泰州·30)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
3.
(2009.广东历史.17)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4.
(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5.
(2019·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2)“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忧惕侧隐之心”,这句话出自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