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7·天津高考·11)1751~1780年,法国学者狄德罗等主持编撰的《百科全书》陆续出版。该书编撰的经济来源,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000位订购者的预付款。到1789年,该书售出两万多册,创造了上百万里弗的利润。由此可以看出( )
A
启蒙思想家得到了全社会的追崇
B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挥重要作用
C
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将开始
D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深入人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000位订购者的预付款”可知,该书的编撰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方式,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革,故选B项;A选项“全社会的追崇”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据所学启蒙运动的知识可知,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启蒙运动,其兴起于17世纪,18世纪已在法国达到高潮,排除C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诞生于19世纪,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烟台一模·11)12世纪的西欧城市学校由市政府决定学费金额、选聘教师、支付工资、确定儿童入学资格等。从教学内容上看,城市学校注重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备科知识的学习。这反映出( )
(2019·四川宜宾高二第二学期期末·7)四川东汉古墓出土的画像砖,刻画了墓主人生前的宅院、池塘、大片稻田、山林和盐井;山东滕县出土的画像石,展现了墓主人大面积麦田之外,还有田庄中冶铁作坊工作和部曲操练的景象。说明当时( )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ji)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大部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
(2016.海南单科.13)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2012.浙江文综.22)右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2017 长春 三模)《礼记·中庸》记载:“君子尊德性而道学,致(学识)广大而尽其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后世儒家真正达到“致(学识)广大而尽其微”的是
(2021·福建漳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8)(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地理大发现开启了新旧大陆间大交流。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除看不见的麻风、天花、伤寒等病毒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玉米到马铃薯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摘编自艾弗瑞·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河北张家口二模·24)表1表1是先秦时期文献的一些记载,其反映了这一时期
(2015.浙江文综.17)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2025·吉林松原高三上期中·2)秦王二十年(前227年),秦的新征服地南郡的郡守腾对下辖县、道颁布的地方性法令,内云:“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之于为善。”这可用于说明秦国
热门试题
1.
(2023·广东梅州二模·9)下图为1950年1—5月上海市私营商店申请歇业情况(资料来源:《经济周报》,1950年第11卷第12期,第4页)这一现象表明单位:家
2.
(2023·浙江金华·1)从汉唐到明清,丝路沉浮几春秋。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设置( )
3.
(2020·贵州遵义·35)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其中领土最大的是( )
4.
刘知几认为史家著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
5.
1895年,面对险峻形势,清朝朝野一时议论纷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895年5月11日 光绪帝颁发朱谕:嗣后我君巨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勿存懈志,勿骛虚名,勿忽远图,勿沿故习,务期事事核实,以收自强之效, ——《清实录·德宗实录》 1895年7月19日 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奏:(俄国)与中国乃二百余年盟聘邻邦,从未开衅……(俄)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已实受其益,倭人凶锋藉此稍挫,较之他国袖手旁观,隐图商利以相去远矣。正宜乘此力加联络,厚其交谊,与之订立密约。 ——张之洞《密陈结援要策片》 1895年7月20日 陕西道监察御史史熙麟上奏:(洋务新法)皆为邪说,商货已变,并及朝政,军器已变,并及文事,尽破成例,尽坏成法。 ——史熙麟《法无可变宜斥邪说以塞乱源折》 1895年某月某日 苏州秀才包天笑(时年19岁):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的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吗?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 评析上述材料中的言论。(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中一人或多人的言论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