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江苏南通·4)宋朝时,四川成都“土宜桑桑柘,茧丝织纹纤丽者,穷于天下”;太湖流域“平原沃土,桑柘甚盛”“巢车之声,连(屋)相闻”。这反映了( )
A
江浙地区成为粮仓
B
南方丝织生产发达
C
商业贸易呈现繁荣
D
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茧丝织纹纤丽者,穷于天下”“平原沃土,桑柘甚盛”“巢车之声,连(屋)相闻”可知,宋朝时,四川成都和太湖流域的丝织业发达,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粮食产量问题,种植桑树属于经济作物,不属于粮食作物,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种桑养蚕及丝织业发展情况,没有体现商业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D项。
相关题目
(2016·山东菏泽·4)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2018·山东青岛·16)20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丝路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材料中的“丝路人”包括( )①张骞 ②戚继光 ③玄奘 ④鉴真
(2020·广西梧州·2)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大的商帮。有“无缴不成镇”的说法。这现象反映了( )
(2023·山东济宁·5)据记载,郑和第三次返航时“附古里(今印度地区)等十九国贡使来朝”;第五次出航“送摩骨都束(今非洲地区)等十五国贡使返国”。由此可见郑和远航( )
(2019·吉林长春·2)“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
(2019·山东临沂·6)如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顺利东渡日本②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③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
(2023·青海西宁·1)青海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中原王朝、鲜卑、吐蕃等均在这里留下了历史印记。境内“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汉唐古堡、“喇家遗址”“唐蕃古道”、玉皇阁、丹噶尔古城、乐都瞿昙寺等记载着青海的历史和文化。旧石器时代的打孔石器、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反映出青海与中原文化、欧亚草原文化、南亚文化等多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反映了青海文化具有( )
(2017·黑龙江龙东【森工·农垦】 ·2)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 )
(2020·浙江温州·3)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这一策略( )
(2022·四川德阳·16)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和整理了如表所示的素材。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中国古代( )
热门试题
1.
长沙马王堆汉墓(约为文帝时期)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篇年表,采用“秦一张楚”的纪年顺序,而司马迁的《史记》中也采用“秦楚之际”的纪年表述,但只把项羽列入帝王本纪,而把陈胜列入世家。东汉班固的《汉书》则将陈胜和项羽都统一编人列传之中。对此变迁的合理解释是
2.
(2023·四川乐山·4)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下图中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3.
(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4.
(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5.
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