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浙江台州·15)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经典为主要教材。因此说材料董仲舒“愿望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气”的建议体现了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和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的思想,故选B。
相关题目
(2023·江苏南通·3)汉代诗人辛延年写道:“胡姬年十五,春日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古罗马)珠。”该诗可以佐证当时( )
(2019·陕西省·1)“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2024·四川成都·5)北魏时期,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不仅系统总结了公元6世纪以前中国北方的传统农学成就,还总结了内迁少数民族的医疗技术和畜牧业经验。这体现了当时( )
(2024·广西中考·3)锺繇的楷书刚柔兼备,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北魏的书法雄劲骏放、端庄古雅。这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 )
(2023·湖北武汉·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河姆渡遗址时说,河姆渡先民开拓了人类稻作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这反映了( )
(2024·山东烟台·5)魏晋南北朝时期,小麦进一步扩种,加之面粉发酵技术的成熟以及石转磨的普及,麦食地位不断提升,胡汉融合的丰富饮食文化进一步显现。下列文献中最早记录该时期麦类作物栽培和麦食生产加工的是( )
(2024·青岛·5)《汉书·食货志》中记载,“秦并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由此可知,秦“并天下”后采取的措施是( )
(2017·广西桂林·5)“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
(2019·山东东营·1)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边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 )
(2023·浙江绍兴·1)一万多年前金华浦江上山的一粒稻米,连同和它一起出土的彩陶共同印证了该地( )
热门试题
1.
(2020·内蒙古包头·3)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条约是( )
2.
(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7)中国古代历朝都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读下图:“明朝疆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设都司、卫、所,加强对女真等族的管理②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机构进行管理③敕封“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④大规模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改派流官
3.
(2023·天津·1)根据考古发现,远古农耕时代的河姆渡人最有可能吃到的是( )
4.
《中华日报》曾在时评中指出:“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抱怨,以下令逐客为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它评价的是( )
5.
(2014·山东德州·3)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