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3)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倡“仁者爱人”,认为君子要有仁爱之心和同情心,还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认为君子不应该让其他人做自己都不想做的事情,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故选A项;老子的主张是顺应自然,认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墨子的主张是“兼爱”“非攻”,即博爱天下所有人,反对一切战争,韩非子的主张是以法治国,即通过法律来治理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三项。
相关题目
(2022·广东·1)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稻城县。该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距今已有13万年、两面打制的手斧。这些手斧产生于( )
(2022·黑龙江绥化·1)在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以干栏式建筑为主要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
(2022·江苏泰州·24)“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描述的是( )
(2017·湖北黄石·3)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2023·陕西(A卷)·2)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主张“仁”“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 )
(2017·浙江台州·15)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2024·山东聊城·1)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了解中国原始农业发展状况,最可靠的史料应是( )
(2023·湖南张家界·1)传说图中供奉的人物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该人物是( )
(2020·广东深圳·4)从现有史料来看,深圳市南头古城一带是汉武帝时期番禺盐官的驻地。由此可印证汉武帝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1)生活在我国境内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古人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他们已经学会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他们是( )
热门试题
1.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2.
(2024·重庆高考·8)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不同于某几个帝王用恩赐的办法,“均土地、抑豪强”,实行土地“让步政策”,而是要彻底推翻乡村旧秩序,使上层和下层、中央和地方整合在一起。此观点认为,土地改革改变了( )
3.
(2020.7·江苏高考·19)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
4.
1853年,清朝户部下文:“凡川、粤盐斤入楚(湖北),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不必由官借运……令四川、广东各督抚招来商贩,远赴邻村。”导致这一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是
5.
(2024·浙江温州二模·6)有学者论述:“该条约签订之后,清朝统治下的‘天下’开始有了明确的、国际法所承认的具有主权国家特点的‘国界’”。该条约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