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广东·1)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
A
原始农业形成
B
社会分化出现
C
禅让制度盛行
D
中央集权确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材料中“象牙梳、象牙雕筒”“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表明这一时期出现了装饰的物品、手工艺品等,说明社会分化出现,故选B项;“象牙梳、象牙雕筒”“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与农业无关,排除A项;禅让制度是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湖北武汉·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河姆渡遗址时说,河姆渡先民开拓了人类稻作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这反映了( )
(2023·吉林长春·6)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艺术作品是( )
(2019·福建省·1)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 )
(2022·江苏泰州·24)“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描述的是( )
(2022·黑龙江龙东·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据考古发现,下列遗址的原始居民中最早种植粟的是( )
(2024·江苏徐州·1)如图情境反映的是( )
(2020·湖北宜昌·26)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所代表的良渚文化具有“稻作、礼玉、黑陶”等特征。与良渚文化特征类似的文化遗址是( )
(2024·江苏连云港·1)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
(2020·广东深圳·2)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钓而不纲,戈不射宿。” 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这一观点出自
(2016·福建泉州丰泽区·3)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是老子的造像,它与哪一宗教相关?
热门试题
1.
(2017·山西太原高三期末·9)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型(投入大量劳动力)”的轨道上滑行。这表明明清时期
2.
(2024·北京中考·11)1911年,上海的一首竹枝词写道:“武昌起义众心惊,报馆齐张革命声。争向门前探捷报,望平街上路难行……但看某城光复矣,眉飞色舞竟忘餐。”这表现出民众( )
3.
(2023·辽宁高考·3)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有①纸张的普遍使用 ②门阀士族的推动 ③北人的大量南迁 ④儒家思想的影响
4.
殷周之际,中国政治与文化急剧变革。殷人认为其有天下是“天命降监,下民有严”,西周成王则告诫诸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由此可知,殷周之变的内涵之一是( )
5.
(2024·湖南衡阳二模·5)明末文人儒士乐于与商人交往,有些还直接投入到经商活动中,常有“逐末者多衣冠之族”“士人或窜身市籍”的记载。士人与商人往来交友,为富商巨贾撰写传记等。这反映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