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山东青岛·33)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在对外学习基础上进行的重大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关于这两次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发生于民族危亡之际
B
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C
都是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
D
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明治维新的背景,B项是明治维新的影响,C项是明治维新的内容,D项是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故选D项。
相关题目
(2023·四川眉山·9)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出现三股进步历史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运动,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这主要缘于( )
(2022·海南·13)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 )
(2023·黑龙江大庆·26)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其南北,金字塔是它的象征。位于非洲东北角的这一古代文明是( )
(2024·江苏苏州·19)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第一个客户是阿克莱特的纺织厂,用蒸汽机来泵取瀑布的水到浆轮上;第二个客户是威尔金森的钢铁厂,蒸汽机被用来控制风箱以保持熔炉空气的恒定供给。到1815年,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由此可见( )
(2019·四川雅安·6)有学者指出:“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该学者肯定英国( )
(2024·内蒙古通辽·12)中世纪欧洲的制度,其实就是把放大的个人(希腊)放小一点,把放大的国家(罗马)也放小一点,但把部落的习惯、家族血缘的习俗放大了,变成了一种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指的是( )
(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16)下面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世界三大宗教,按创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2018·山东聊城·18)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2020·山东青岛·30)为有助于开展线上教学,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以下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专题是( )
(2023·江苏南通·12)14世纪后,欧洲男女服装都流行使用填充物,以突出显示男性的威武、雄伟和女性的曲线美。影响这一服装设计风格的史实是( )
热门试题
1.
(2024.1·浙江高考·16)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
2.
(2021.1·浙江高考·19)史载,拿破仑曾向政府力陈一项计划,“不但可夺英国人在地中海中之商权,而且可断其东通印度之孔道”,实则拿破仑存心“仿古代亚历山大之东征”,若政府陷于“无以自存之域,然后彼可树救国之帜幡然返国矣”。此计划是( )
3.
(2023·山东菏泽·14)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追溯其历史源头与逻辑起点,下列党的精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4.
(2023·湖南岳阳·4)安史之乱是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治世局面是指( )
5.
(2015·河南洛阳二模·26)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言论反映北宋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