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三文化史
>
中国古代思想史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09.广东理基.6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
“仁”
B
“心外无物”
C
“理”
D
“格物致知”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都是儒学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相关题目
(2018.4·浙江高考·7)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①重建儒学信仰 ②人人都有良知 ③无私则无心 ④道德自我完善
(2009.海南历史.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
(2008..四川文综.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2011.海南单科.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2014.上海单科.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
(2009.上海历史.3)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2008.海南单科.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
(2008.山东基能.4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痒.死而后巳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13.广东文综.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热门试题
1.
(2023··9)鸦片战争后,外国人绘制的实测城市地图不仅包含香港、上海、宁波、九江等沿海沿江开埠港市,甚至也包含河口、腾冲、丹东、珲春、黑河、多伦、定海等边防海防重镇。这反映了
2.
(2013·浙江自选模块·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 16世纪上半期欧洲掀起宗教改革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丁·路德说:“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能够被眼睛看到;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并宽恕罪。” 材料二 恩格斯说:“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依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的工具的时候,加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1)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一中马丁·路德原意的是(3分,答案序号写在答题纸上) A.上帝建立了两个世界:精神的和世俗的 B.精神的世界归上帝统治 C.世俗的世界与上帝无关,归世俗统治者统治 D.上帝用恩典统治,世俗统治者用强权统治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加尔文对“人间的王国”的贡献。(4分) (3)比较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局限性。(3分)
3.
(2023·福建名校联盟大联考·13)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人开始穿西装、侧造鞋、打洋伞、使用人力车及自行车,日本政府还颁布《散发令》提倡理发。但19世纪80年代末以后,日本却开始倡导“日本主义”、树立天皇权威,渲染对外战争。这一转向表明日本
4.
在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周恩来提出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与国民党政府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体制;建国后在和平解决西藏问题上,周恩来又提出在确立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实行社会主义、农奴制两种社会制度的体制。这些主张
5.
达什科娃公主是俄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1782 年被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任命为俄罗斯科学院院长。1793 年,因其主办的杂志刊登了批判专制制度、捍卫政治自由的戏剧《诺夫哥罗德的瓦季姆》,她被女皇罢免。这反映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