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4·湖南永州·15)图2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其中,20世纪70年代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美关系的改善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苏联解体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略
相关题目
(2016·福建泉州·12)图4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其反映的新闻背景是中国( )
(2023·宁夏·6)历史学家金冲及说,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 )
(2024·山东潍坊·17)1954年至1956年底,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政策被誉为“创举”。原因是( )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我国( )
(2016·广西来宾·8)改革开放以来台海两岸交流日益密切。1993年,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一步的是( )
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值平均年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17·内蒙古赤峰·15)学习历史眼界一定开阔,要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中国史。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
(2024·山东日照·13)开展史料研习,应选择典型、可信、有价值、有说服力的史料。雷锋是中华民族的时代楷模,雷锋精神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研究雷锋精神的首选史料是( )
党的“十八大”首次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一个核心点。下面对我国近现代法律文献共性表述正确的一项( )
(2019·湖北黄石·10)1978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606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48.52辆。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86年的2.5台增长到2007年的2台。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
热门试题
1.
结合所学,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发达国家在全球商品出口额中所占比例(%)①发达国家忽视科技产业创新 ②新兴经济体制造业迅速发展③发达国家部分产业向外转移 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受到阻碍
2.
(2019·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二·8)据统计,广州的生丝出口量从1845年的6787担下降到1847年的1200担。对广州生丝出口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3.
(2025·湖北高三联考·12)1495年通过的神圣罗马帝国《公共芬尼条例》,规定年满15周岁的帝国臣民,无论男女老幼,均需缴纳为期四年的普遍性赋税。然而,公共芬尼(税收项目)的征收因为要依靠教会的地方组织并未得到完全的实施,甚至引起了瑞士一些邦的反对和抵抗。哈布斯堡王室被迫取消对瑞士各邦征收帝国赋税。征税失败缘于( )
4.
(2021·湖南湘西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片,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
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北宋时期,绘画进入商品市场,使绘画艺术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统治者“重文轻武”,边陲未定却安享“太平”,咏歌文藻,游娱翰墨,帝王、贵族对文化财富欲求达到极致。在沿袭五代设立专门绘画机构的基础上,北宋对画院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增加画院的人员编制,其次在太学中创设“画学”,画院根据画师的考试成绩,分别授予他们各种职街。为了提高画师的技术水平和增加多方面的艺术修养,画院规定了一套系统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将“画学”按题材分为佛道、人物、鸟兽、山水、花竹和屋木等六门,还设置了“说文”“尔雅”等辅助课程。画院踏实、严谨的画风,工致、优美的格调,清新、隽永的意境,对今天的创作也能提供借鉴,仍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摘编自陈可《绘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画院体制改革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画院体制改革对绘画发展的意义。(7分)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二战中的缅甸战场是很特殊的战场,这里汇聚了多国反法西斯部队。二战后,中英两国对缅甸战场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历史记录。按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编撰的《中华民国军史》记录,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后,中英合作不融洽,各自为战。英军作战保守,过河拆桥,中国军队承担了缅甸战场抗击日军的重任。该书对英军反攻缅甸的英帕尔战役等一系列作战基本不提。而英国利德尔·哈特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认为,中国军队在缅甸专门保护滇缅公路。英军在1944年的英帕尔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军,日军损失53000多人。利德尔·哈特认为,从1942年至1945年,英国在缅甸战场参战的总兵力达到60.6万人,英军是缅甸战场抗日的主力,而对于中国远征军的贡献,只字不提。——摘编自周渝《缅甸战场上的英国军队》(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后中英两国历史著作对缅甸战场叙述的差异。(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中英两国对缅甸战场叙述产生差异的原因。(7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1876年,郭嵩焘出任清政府驻英公使。1877年,英国意图向阿古柏伪政权派遣公使,经郭嵩焘严正交涉,该计划流产,从而在外交上支援清军收复新疆的正义行动。郭嵩焘出于保护华侨的考虑,建议政府在华侨集中的外埠设领事以护民,清廷按其建议先后在新加坡、旧金山、横滨等地设立领事馆。郭嵩焘还从中外交涉日益广泛的现实出发,组织翻译了大批介绍外交惯例和国际法规的著作,专门寄给总理衙门。1878年,郭嵩焘筹划了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赴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学习,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严复等。1879年,一直与郭嵩焘有矛盾的驻英副使刘锡鸿向国内密告其“罪状”,有“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等。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听闻,参劾郭嵩焘“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当年5月,郭嵩焘黯然回国。——摘编自黄林《百余年来郭嵩焘研究之回顾》(1)根据材料,概括郭嵩焘出使英国期间所作的贡献。(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郭嵩焘最终黯然回国的原因。(7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