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江苏徐州·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运动蓬勃发展,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当时第三世界普遍的呼声与愿望,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应时代潮流提出(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1953年,我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符合题干中二战后(1945年后)的时代背景,故选A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针对中国统一的问题,是在1984年提出的,排除B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C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2015年提出的,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山东潍坊·15)创作于1963年的著名版画《初踏黄金路》,刻画了两位身着传统服饰的藏族妇女,一前一后沿着金色大道向我们走来。它创作的背景是( )
(2022·广西贺州·8)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体现了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历史,近代上海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上海又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下列关于上海两次开放表述正确的是( )①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②两次开放都丧失关税主动权③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④两次开放都增强了综合国力
(2021·甘肃天水·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城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2024·四川南充·11)不同类型的史料价值各有不同。下列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2024·浙江·9)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回顾历史,1964年,毛泽东曾对法国代表团指出:“我们做个朋友,做个好朋友。”“我们之间有两个根本的共同点:第一,反对大国欺侮……第二,使两国间在商业上、在文化上互相往来。”这体现了新中国奉行( )
(2024·福建中考·15)魏巍在《火线春节夜》中写道:“有人指着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几片肉,一块朝鲜打糕,还有早晨剩下的米饭说‘你看,这还不是好几个菜吗!这年过得蛮不坏哩!’”这体现了志愿军的( )
(2018·江苏南京·13)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②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2022·黑龙江牡丹江·14)英国国旗缓缓降落,中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了。下列有关香港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一国两制”构想推进下解决的 ②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③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④标志着祖国实现完全统一
(2015·广东深圳·2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概括,较为准确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24·湖北中考·2)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时,听说了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情况。再次出使西域时,他派副使访问了安息。随后,安息使节来到汉朝,并将鸵鸟蛋等礼物送给汉武帝。这说明张骞通西域( )
2.
(2013.上海单科.16)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3.
(2018·广东珠海二模·28)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置银数(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5.
(2018·河南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题·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清朝中期以前,全国财权高度统一于中央政府手中。但咸丰初年,为筹措镇压太平军的费用,清政府允许地方开征厘金。1853年夏,厘金制度初兴时,施行区域仅限于扬州附近,征收货物仅限于米。1855年以后,各省相继仿行、推行全国。厘金名目繁多,分百货厘、盐厘、土药厘、洋药厘。农产品、日用百货都要课税,重复课税十分普遍。税率亦不一致,一般为4%—12%,私加的勒索敲榨常数倍于此。1853—1864年,全国厘金收入共计1亿两,而如此大的款项,其收支权却不在中央而在地方。对于急欲扩大中国市场的英国商人来说,厘金制度成了他们倾销洋货、搜括土货的最大障碍。于是,在英国政府干预、逼迫下,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商可在缴纳厘金和子口税之间自由选择,将后者做为前者的“抵代税”。 ——摘编自戴一峰《论晚清的子口税与厘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厘金制度施行过程中的变化。(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厘金制度的影响。(8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