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
A
推动了民主进程
B
颠覆了寡头统治
C
削弱了元首权力
D
保留了共和因素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罗马。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屋大维执政时期,屋大维组建元首顾问议事会,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然后在元老院议决。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成为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 材料中元首顾问议事会有权商讨国家大事,保留了某些共和因素,D项正确;这一机构加强了元首的权力,不利于民主进程,排除A项;这一机构是罗马贵族寡头统治的产物,排除B项;这一机构加强了元首的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
相关题目
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2020.7·天津高考·8)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考古学者认为,山西省芮城县清凉寺墓地第三期遗存具有龙山文化特征。其中,部分大型墓存在殉人现象,有玉器和彩绘陶器等随葬品,而仅可容身的小型墓无随葬品。据此推知,当时( )
(2020.7·江苏高考·21)(13分)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材料二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5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4分)
(2021·辽宁高考·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学者以“科学家”为检索词,选取相关时间尺度,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出语义网络图谱统计结果(字体大小与出现频次正相关),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据徐素田、汪凯《社会语境变迁下的中国科学家媒介形象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吉林高考·1)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 )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雅典民主改革后,工商业者获得一定权利。一位雅典公民濒临破产,却不愿让家中女眷制作面包和衣服出售,认为只有蛮族和奴隶才做这种“低贱营生”。苏格拉底劝导说,为了家庭生计,自由的女人运用技艺从事商品生产是“最高贵”的行为,通过学习和练习可增进美德。这说明①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社会道德沦丧 ②古希腊城邦时期开始出现手工工场③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当求知并付诸实践④雅典民主改革后仍有公民对工商业抱有偏见
(2020.7·浙江高考·20)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后,法国政体之争异常激烈。1875年1月,温和共和派议员巧妙提出宪法修正案,以承认“共和国总统”职衔的方式,避开了明确的“共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对这部“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宪法表述错误的是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热门试题
1.
面对轴心国集团的军事威胁和侵略扩张,1941年2月美英两国举行秘密会议确定了 “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仍坚持这一战略,并未因遭到日本的攻击而转移其战略重心。这主要是由于( )
2.
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3.
(2023·浙江台州一模·1)《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问政于箕子(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建议“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这反映了当时
4.
(2012·北京文综·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5.
(2024·江苏南通三模·10)1977年,国家计划浙江生产机床1200台,实际生产8400台。计划外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绝大部分靠“物物交换”获得,产品有86%通过来料加工及协作交换销往外地,主要销往县以下农机修造厂和其他小企业。这体现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