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
A
推动了民主进程
B
颠覆了寡头统治
C
削弱了元首权力
D
保留了共和因素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罗马。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屋大维执政时期,屋大维组建元首顾问议事会,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然后在元老院议决。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成为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 材料中元首顾问议事会有权商讨国家大事,保留了某些共和因素,D项正确;这一机构加强了元首的权力,不利于民主进程,排除A项;这一机构是罗马贵族寡头统治的产物,排除B项;这一机构加强了元首的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
相关题目
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
(2024·重庆高考·7)1938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和进步新闻工作者在上海租界合办《每日译报》,聘请英国人担任发行人,以英商大学图书公司(香港注册)名义出版发行。受《每日译报》悬挂“洋旗”成功的启发,爱国人士纷纷以英美旗帜为掩护办报。此举旨在( )
(2015·上海单科·39)“丝绸之路”(14分) “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讲并非只是丝绸贸易的通道,而是指中西方之间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通道。假设你是一名历史学家,在研究“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如下问题,该如何解决?
(2020·海南高考·1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聚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各具特色的时代精神。其中,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表2中国工业产值统计表(单位:亿元)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2021·重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18世纪后期,工资不断提高使英国人可购买更多东西。至该世纪晚期,英国人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最明显的表征可以在食品的消费上看到。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事实上,当时工人不仅能买得起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可以买一些一个世纪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据【英】罗杰·奥斯本《钢铁、蒸汽与资本:工业革命的起源》整理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者的家庭需求发生了剧烈转变,转而用信贷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美国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代替通过已赚取的收入来购买这些物品。消费者使用它们的同时,每个月需要支付一定的现金,这就降低了他们在其他商品上的消费数额。结果,消费者的耐用消费品购买年均上升了8.3%,几乎是1922年到1929年GDP和消费增长的2倍。到了1925年,75%的汽车、70%的家具、90%的钢琴、80%的留声机、80%的家用电器都是通过分期付款购得。——摘编自【美】乔纳森·休斯等《美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工人食品消费水平提升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20世纪20年代信贷消费的后果。(6分)(3)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消费问题的认识。(5分)
(2024·重庆高考·6)明清时期,宋代女子吴妙静的故事在岭南地区广为流传,她最初仅因出资修桥造福民众而闻名,之后却被地方官绅愈益塑造为节孝双全的人物,乃至成为当地女性的榜样。可见当时( )
(2022·浙江高考·28)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材料二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每当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着手来表述他们自己历史的时候,人们总是把这种环绕着土地而引发的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和处理其他历史现象的一条脊骨。案例举证: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富者田连阡陌”;汉为护农计,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操兵,乘骑马。”“重租税以困辱之”;在政府政令的号召下,情愿离开“狭乡”远涉关山去到“宽乡”落户的人们,是北魏的自耕农;至唐前期,狭乡不足者,听于宽乡遥授。为了改变“千年田八百主”的小生产状态,中国共产党在“改地换天”的过程中,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编自《赵俪生文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材料三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季羡林语)徜徉于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仿佛置身于绿波清秀的山水画卷。从高处望去,宏村就像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背倚黄山余脉,四周山水与粉墙青瓦融为一体,反映出中国古代对人地关系认识的哲学高度,堪称文化与环境协调融合的典范佳构。——节自《世界遗产在中国》等(1)人地关系,也是天人关系。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荀子在天人关系上的思想主张。在老子看来,天地人关系中的“有”和“无”“难”和“易”“福”和“祸”都可以相互转化,其据以分析的方法论是什么?请说明庄子“齐物”追求的精神境界。(4分)(2)在人地关系的图景中,古往今来许多政治家或政党通过田制改革,调整人地关系。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商鞅于“帝王之制”“改”的是什么?说明北魏至唐前期田制的变化。为了改变小生产状态,“改地换天”的新中国,开展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请用一句话概括“改造”的内涵。(5分)(3)阅读材料一二三,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对人地关系的认知,产生出不同的思想主张和政策面向,影响最大者莫过于“重农抑商”。结合所学,阐述这一为历代王朝所推行的经济政策在汉代商业领域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②从人地关系的认识出发,分析说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安徽宏村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结合所学,说说其巧夺天工的“中华一绝”是什么?试对其背山面水、错落有致的卧牛形村落布局予以描述。(6分)
热门试题
1.
(2019·福建省·19)表1表1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2.
(2025·广东调研一·8)表2为1925年6月20日至7月15日,陕西学生联合会“夏令讲学会”授课内容。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表2
3.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5)有观点认为,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由于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的产物。19世纪中叶以后,有更多的历史学家则倾向于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意大利人天才创造的产物。以上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认识
4.
(2024·德州·1)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文物共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5.
在东南沿海地区充分发展基础上延伸 改变了五十年代重点发展重工业策略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 开创了西南西北地区现代化工业发展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