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1·福建高考·5)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廣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
富民思想的践行
B
新农作物的传播
C
饮食结构的改变
D
人地矛盾的加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募闽人种红薯’……大力推广种植”可知红薯种植传播,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红薯种植的效果,不能体现富民思想,排除A项;饮食结构仍然是南稻北麦,没有改变,排除C项;新农作物的传播缓解人地矛盾,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1·河南平顶山、许昌、济源二模·28)《南京条约》签订后,大清国上下都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但舆论最不能接受的倒不是“割地”、“赔款”和“领事裁判权”,而是对外国开放通商口岸,准许外国人设置领事馆和外国人携带女眷居住,以及在外交活动中采用“平行”的交往礼节等。这说明
(2022·四川省绵阳市二模历·25)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故重武轻文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人还以卫青、霍去病为榜样,认为他们虽然不读书,却能成为公辅,故“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反映出当时
图2、图3邮票中的主人公对当时历史发展均做出重要贡献。二者值得后人纪念的相同之处在于( )
(2017·江苏高考·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2016·湖北荆州一模·10)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在辽国境内,契丹语和汉语都是官方和民间的通用语言,契丹文字除了被用来书写官方文书、碑碣、书状、印信等外,也被用来翻译大量儒家经典和文学、史学、医学著作。这反映出辽国( )
(2011·浙江文综·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2020·天津河北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1)《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孝文帝此项改革( )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热门试题
1.
(2012.上海单科.15)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
2.
下表是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以来货币政策演化表。材料反映了洪武年间( )
3.
明朝立国之初,因湖北郧阳等荆湘山区盗贼猖獗,官方对该地区实施封禁,导致其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中叶以后,大量移民涌入此地,除了种植五谷杂粮维持生计外,还兼营多种行业,“山中木材、竹笋、纸张、木耳、香蕈、铁矿、木炭、黄金等各类产业,皆为流动移民所依赖”。这一现象反映了( )
4.
(2019·江苏连云港·21)“江南之为国盛也……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
5.
(2018·四川蓉城名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28)1938年3月罗斯福总统的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方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高度肯定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