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
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
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
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材料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种植,大、小麦在南方的推广种植都增加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故选A项;曹魏时已经改进翻车,且材料与灌溉工具的改进无关,排除B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没有体现出均衡发展,排除C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影响民众饮食结构,但没有根本改变,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5·浙江文综·13)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2020·浙江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试卷·7)《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
1978年4—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派出三个代表团出国考察经济。其中,谷牧副总理率领的代表团赴法国、西德、瑞士、丹麦和比利时等欧洲五国考察,参观了工厂、农场、港口、市场、学校、科研单位、城市设施和居民区等。他们考察的目的是( )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2021·“皖赣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5)右边图表的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本约法由参议院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或临时大总统之提议,经参议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可决,得增修之”。这一规定旨在( )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2009·山东文综·10)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7)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热门试题
1.
宣德八年,明政府回赠日本贡使礼品,除常例白金三百两、皇室精制丝绸一百二十二匹以外,特另增戗金桥、床,银制酒具,古铜花瓶、香炉等四十二种,装柜六十只。对于日本贡舶附带货物,明政府均以优价收买。明朝与日本的往来( )
2.
忽必烈改国号为元:_____
3.
(2008.广东单科.19)从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目的看,三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
4.
1924年11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政府名义颁布的工会法规——《工会条例》由孙中山亲自颁布。它规定“工会有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并承认工人有组织工会和罢工的权利。《工会条例》的出台主要得益于( )
5.
(2018.4·浙江高考·16)卓尔不群的雅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民主制的“得”与“失”表现明显。下列项中属于其“失”的是( )①公职选举 ②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③民众组成陪审法庭 ④城邦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