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海南高考·20)20世纪5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1%,60年代为10.5%。日本经济的发展( )
A
强化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B
奠定了日本民主改革的基础
C
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格局的改变
D
促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1%,60年代为10.5%”说明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日本经济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故选C项;日本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多极化而不是两大集团对立,排除A项;日本民主改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排除 B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1989年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以下属于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措施是( )①设置都护府 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③进行反击战争 ④和亲
(2015·安徽黄山二模·15)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奕訢忻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2011·广东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贞观四年,唐太宗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某大臣提出:“……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唐太宗卒用其策。这一争论最有可能是
(2022·天津市部分区一模·11)钱乘旦认为,20世纪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都围绕着现代化展开。就不发达国家而言,为实行现代化,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它首先在亚洲翻滚,然后掠过欧洲,涌向南美,最后冲进了非洲。这反映不发达国家为实行现代化而进行的“革命”( )
(2009·浙江文综·1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图6——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
热门试题
1.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1)据史料记载,商代后期的王位传承以“父死子继”为主,出现嫡长子继承的倾向,如纣是帝乙嫡子,启是庶子,尽管启年长,帝乙还是立纣为法定继承人,由此可知,商代后期
2.
(2023·天津河西区二模·3)隋朝建立后,一度呈现出繁荣富庶的局面,有史家说“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史书记载长安、洛阳、太原等地的仓库储存的物资在唐朝建立后还用了很长时间。隋朝出现繁荣富庶局面的原因有①北周的统治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大索貌阅”增加纳税人口③江南经济发展扩大了政府财税来源 ④租庸调制保证了国家的税收
3.
(2024·海南海口一模·6)表2是1865—1894年中外贸易部分数据统计表(单位:千两海关)。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4.
(2020·湖北宜昌高三元月调研·28)20世纪初,文献中使用“绅商”一词时,多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士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这表明
5.
(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