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5·北京文综·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
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
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
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
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与革命党人变革发饰都是为了解决中国内部的问题,而不是为了与西方文明对接,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变革发饰,以推翻清政府统治,革命党人变革发饰,以“除满清之藩篱”,反满革命,二者都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并未提倡民主自由思想,故C项错误;革命党人变革发饰并不是为了表明宗教信仰,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1·广东汕头潮阳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9)隋朝大儒王通,在处理儒、释、道三者的关系时,提出了“三教合一”的主张,也就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其本质是
(2018·海南高考·11)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2021·浙江台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6)下表是明清两代管理西藏、蒙古措施的对照由此表可以概括出明清两代边疆管理的共同点有①册封当地首领 ②设立管理机构③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④推行“改土归流”
与下图叙述的特征相符的文化遗存是
(2021·全国甲卷高考·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2019·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9)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官僚士绅普遍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之中,称日本为“蕞尔三岛”。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朝士绅阶层逐渐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据此可得出
(2019·海南高考·7)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子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2022·四川省德阳市一模·8) 唐长安内外城共二十门,没有俗称。北宋东京里外城共二十二门,有十七个城门有俗名,多以所通往的重要地区命名。南宋临安城的有些城门甚至以民谚相呼应,如东青门的俗名为菜市门。唐至宋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热门试题
1.
(2024·吉林高考·7)图1是刊登在1909年《图画日报》上的系列寓意画。 图1该系列寓意画反映了( )
2.
(2018·湖南衡阳一模·28)表2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单位:1000海关) 观察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2023·山东济南·1)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命名地,其制陶工艺最具特色。在对城子崖遗址首次发掘中,出土的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是( )
4.
下图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 )
5.
(2019·河南九师联盟高三2月质量检测·28)阅读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