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A
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
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
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
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得笔法之意”和“而得其神”并结合所学张旭是草书大家可知其描述的是草书的特点飘逸灵动,故选B项;材料“笔法之意”和“而得其神”可知偏于写意,不强调严整性,排除A项;据所学草书强调笔法流畅简约可知不是笔画的繁杂性,排除C项;材料“争路”和“舞剑器”说明不是内敛,排除 D项。
相关题目
(2015·安徽文综·14)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棉花的消费对象主要是上海、天津、汉口以及华北4省的华商纱厂、日本纱厂以及日本本土纱厂,为此在毗邻纱厂附近或交通沿线的地方,农民纷纷把粮田改种棉花,棉田面积大幅增加,如山东棉花种植集中在黄河以北、小清河流域、津浦沿线一带。由此可知当时( )
(2022·浙江高考·24)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在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上居世界第一,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钢铁贸易上矛盾尖锐,西欧积极扩大对美商品出口,一举扭转对美贸易长期逆差地位。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1937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战区内学校处理办法》,要求战区各学校内迁,并对迁移学校的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这一举措( )
有明一代,皇帝经常怠政,甚者如嘉靖二十年幽居深宫不问朝事。但即使如此,国家机关也能正常运转,维持帝国统治。这是因为( )
(2020.1·浙江高考·7)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
(2020·广西来宾二模·27)有人认为,明太祖时君权膨胀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明朝君权膨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有学者指出,“在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东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为此,西汉政府
(2022·河南省高考联盟高三12月联考·6)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深受神宗皇帝信任,权倾朝野。张居正病逝后,皇帝先给予最高待遇葬礼,两年后却查抄其全部家产并流放其家属。皇帝对张居正的态度剧变表明
热门试题
1.
(2017·山东济南·2)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秦朝的是( )
2.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西南边疆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应对危机,如在西南沿边地区设置三个边道。边道道员除拥有广泛行政司法权外,还被赋予兼管海关事务、中外交涉和防卫边疆等职权。这一举措反映了( )
3.
(2024·河北模拟·8)孙中山指出:“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这种办法才是正当解决今日中国社会问题的方法,不是先穿起大毛皮衣,再来希望翻北风的方法。”这表明孙中山
4.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基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5.
图1为1927至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导致1934—1937年党员人数急剧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图1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