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1·浙江高考·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下图所示之东汉字砖,有学者研究认为系行书之滥觞肇迹,盛行于晋代。据此判断
A
行书介于篆书与草书之间
B
行书肇自甲骨金文并吸收草书之长
C
行书之体介于楷书与草书
D
行书兼具隶书之对称与楷书之方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行书之体介于楷书与草书,故选C项;行书不是由篆书直接演变而来的,排除A项;行书不是由甲骨文金文直接演变而来的,排除B项;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排除D项。
相关题目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下列是关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2020·广西来宾二模·27)有人认为,明太祖时君权膨胀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明朝君权膨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情形,到明代演变成“湖广熟,天下足”。原来苏州及常州等粮食输出区,反而由湖北、湖南购买米粮,成为粮食输入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改革开放以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社会上对此产生众多疑虑,“共产党员和资本家联合办企业,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吗”“现在举办的中外合营企业和解放前的外国洋行有什么不同”等。针对这些疑虑,1982年,国家外资局编写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经验问答》进行解释。据材料可知( )
(2021.1·浙江高考·4)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 )
(2021·江苏镇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6)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
(2022·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期中测试·15)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概况。表中年平均生产增长率的变化促使各国( )
1931年9月,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提出:“中国求自卫应统制经济。”另一学者张素民也认为:“为纾解民困,为速行工业化计,我国必须实行统制经济。”国民政府于1935年制定了《三年国防计划》。这表明统制经济( )
近代某思想家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某篇文章中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该文章是( )
热门试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有学者将人类政治演化划分为四个时代(如图3)。——包刚升《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上)》围绕“人类政治演化”这一主题,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进行说明。(要求:明确提出看法,对材料观点赞成、质疑、修改皆可;观点清晰、史实明确、史论结合)
2.
(2025·河南高三12月联考·13)长期以来,西欧学者依据古埃及文献的记载,将公元前12世纪地中海东岸青铜文明的衰落,归咎于“海上民族”大规模迁徙带来的灾难。但近年来,有学者基于风俗遗迹、器物演变等新考古发现提出,“海上民族”可能并不存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3.
(2009.上海历史.27)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4.
(2023··7)晚清初期“夷务”一词主要是指通商、贸易、朝贡、理藩之类的活动。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一词将西方的工业、航运、铸币,以及兵政、商法等方面延纳进自己的内政外交结构中。这说明当时
5.
某西方画家偶然间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启发,“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而是从内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发生这一转变的画家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