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选必3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表为古代中国关于“西方”名称变迁的主要历程。“西方”名称变迁主要反映了
A
中外交流的日益扩大
B
丝绸之路贸易繁荣
C
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
D
农耕文明走向衰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从“西域”到“西天”再到“西洋”和“西方”“泰西”,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西方”空间的认识的扩大和变化,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范围和途径的变化,故选A项;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衰落,排除B项;材料中对于西方称呼的变化,反映的是中外交流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并非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排除C项;中国古代对“西方”空间认识的变化反映的是中外交往的扩大,与农耕文明走向衰落无关,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有学者考证,1919年以后,“民主”一词开始取代“共和”成为西方政治制度的象征,“共和”的使用频率大幅减少。“民主”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被定义为“平等”“民治主义”“工人政治”等新涵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里亚城,也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曾通过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由此说明
(2022·浙江金华十校高二下期末调研·7)有学者针对中国古代藏书指出:“海内藏书之家指不胜屈,然子孙未必能读,戚友无由借观,或鼠啮蠹蚀,厄于水火,则私而不公也。”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国古代藏书
抗战时期,西方观察家(如记者等)大量描述中共领导人。如毛泽东“长于思考”,举止稳重,慈祥和蔼,个性炽热,“是辩证法的大师”;朱德“朴实得像中国北方的一堵泥墙”,但“反应灵敏、处事果断”;周恩来“深谙保持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勤于行动,善于奔走调停”,“机智聪敏,举止优雅”等。这种描述可归纳概括为
唐代素有“江河帝国”之誉,便利的水运条件使船商得以发展壮大。船商的发展以淮河为界,北不如南,且南方船商又多以沿河城镇和江南、岭南的山地、丘陵居民为主。唐代船商按其活动范围大致可分为跨域性船商、区域性船商和地方性船商三类。据此可知,唐代船商发展
(2022·广东珠海高二下期末·14)1880年,英国政府推行5—10岁义务教育;1893年,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11岁;1918年,将义务教育年龄规定为5—14岁,并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年龄提到15岁。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陈独秀说,五四运动是其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的思想是针对知识分子阶层发出的;此后,即转移注意力到劳动人民身上。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有学者这样评价“中体西用”:“那个时候的中国,……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者认为“中体西用”的提出
1905年,江南船坞为改变经营状况,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独立出来,改为民营。1905—1911年间,共造船舰136艘,相当于此前近40年总产量的9倍。1911年所造“江华”轮,质量超过同期英商祥生船厂的轮船。该船厂经营变化主要得益于
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自汉晋章句泛滥以来,清谈虚浮日盛,尤其是宋儒“著述讲论之功多,而实学实教之力少”;为学之要旨是“习行于身者多,劳枯于心者少……为做事故求学问,做事即是学问”。颜元这一主张旨在
热门试题
1.
(2022·山东济南·5)唐朝作为一个积极的文化传播者将自身的先进文化辐射到周边国家,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能够证明此特点的史实是( )
2.
(2023··2)下表为西汉末年的社会状况统计表(部分)这表明,当时
3.
(2024·山东泰安高三上期末·8)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利用冬季空闲时间在农村开办冬学教育,表3是冬学教育的部分主题统计。据表可知,冬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表3
4.
图5是1949年5月下旬上海“漫画工学团”的成员洪荒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的漫画。这幅漫画( ) 图5 《强烈的对比》
5.
18世纪,法国经营时尚物品的商人们对流苏、丝带、花朵等饰件进行创造性发挥,使得服饰的种类、色彩、质地空前多样,他们还采用橱窗展示、模特推广等营销方式传播时尚,其中的佼佼者甚至成为“王后的御用时尚商”,一时间宫廷时尚成为社会风尚。上述现象(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