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选必2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年在山东滕州北辛遗址考古发现:聚落外围有环壕防御设施,房址呈组团式分布,中心区域发现多处公共储物窖穴;出土器物以磨制石铲、石刀为主,伴生大量炭化粟壳;此外,墓葬随葬品多为实用工具,未出现奢侈品差异。该聚落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
A
渔猎采集技术的进步
B
部落间战争防御的需要
C
粟作农业的稳定发展
D
早期国家对城市的规划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炭化粟壳和磨制农具的出土说明当时粟作农业已经出现且稳定发展,这为聚落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人口聚集,对聚落形成有关键作用,故选C项;渔猎采集技术进步在材料中无体现,出土器物均为农具,粟壳显示农业主导,北辛文化考古未发现渔猎工具,排除A项;部落间战争防御需要由环壕设施体现,但非聚落形成关键,聚落结构和随葬品强调农业经济基础,防御是辅助,排除B项;早期国家规划不符史实,北辛文化属原始社会,墓葬随葬品无奢侈品差异,表明社会平等,未出现阶级分化和国家特征,排除D项。
相关题目
西汉时期对土地集约使用的情况,在关中地区和黄河流域东部平原地区相对更为普遍,在黄河与汉水上游之间的地区也一样。而在南方长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则仍在使用简单的刀耕火种的农作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
柯立芝时期,美国拥有500名工人以上的大企业比重,从1914年的31%上升到1929年的37.6%;在1928—1929年公司合并高潮中,被吞并的公司达2300个。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技术优良的大农场排挤下,约500万个中小农场宣告破产。这些现象说明了美国( )
以下是有关文献中关于神农氏的神话传说,据此可推知( )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向上海市提出了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与此同时,上海在市委的统一领导和动员下,最终在人员和设备等方面均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进行了大力支援。这反映了当时( )
一位西方学者研究发现,在西方工业化和欧洲棉纺织业崛起的时代,直到1880年代,中国都只有少量棉纱和布料进口,直到19世纪末,英国和欧洲的棉纺织品在中国都少有人气。这一现象源于( )
表3所示为近代以来西方各国技术成果占世界技术成果的比例(%)据此可确立的主题是( )
近代一首竹枝词记录了某交通工具的情况,“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该交通工具( )
据统计,12世纪至15世纪,欧洲各大银行开辟出一项新的业务——探险贷款。欧洲各大银行投资探险业务总计几十次,总资金约几十万黄金。由此可见( )
下图是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郑州商城遗址的平面图,以下相关判断有误的是( )
官利制度是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中的利润分配方式。1909年两广总督袁树勋给清廷的奏折中曾说:“按照定律,公司未有盈余,不得移本作息,然吾国风气未开通,各省商办实业、公司自入股之日起,即行给息以资激劝,以广招徕。”由此可知( )
热门试题
1.
(2016·山东潍坊三模·27)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原因是
2.
(2024·福建中考·4)琵琶源于西亚,现代维吾尔语称琵琶为“巴比特”(bartbit),与古波斯语对琵琶的称呼“巴波特”(barbot)十分相似。这一现象应缘于( )
3.
(2014·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2)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以后中国古代之封建贵族已全崩溃,于是四民社会遂正式成立。”这里所说“四民社会”其社会制度应该是( )
4.
明朝内阁学士备顾问,最初多半是靠着与皇帝面对面的交谈来实现。随着皇帝日益深居简出,大臣跟皇帝的接触越来越少,内阁学士的顾问之责只能通过书面意见呈现。这种交流方式逐步制度化,内阁开始代皇帝批答奏章,即“票拟”。这反映了
5.
(2019·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30)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