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2)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所反映的秦律中,有一条律令规定:隶臣之妾与其子分家后,谎称其子不是隶臣,那么,这女子将受到“完”刑的处罚。这表明秦朝( )
A
严格维护社会等级
B
强化家国同构观念
C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D
重视规范官员行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隶臣之妾与其子分家后,谎称其子不是隶臣”,结果这女子将受到“完”刑的处罚,这说明秦朝法律严格维护社会等级制度,故A项正确。材料与家国同构观念、私有财产均无关联,B.C两项排除。隶臣之妾不是政府官员,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山西晋中二模·6)1924年,孙中山在一篇致世界弱小民族的宣言中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和压迫。”当中国强盛起来时,“对于弱小民族要扶持他,对于世界的列强要抵抗他”。据此可知,孙中山的外交思想( )
孙中山曾说:“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这表明民族主义
(2019·江苏“百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考试·4)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明世宗派朱纨整顿海防以防倭,朱纨严厉禁绝沿海百姓私自泛海通番,却遭到御史周亮等弹劾,闽浙籍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也反对朱纨。这反映了明朝中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表2 1600-1800年世界十大城市的变迁(根据当时估算人口排序)-摘编自[美]钱德勒《三千年来的城市发展》等材料二表3 1500-1900年欧洲的城市化率备注:数据为居民在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占本国(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摘编自刘景华《工业化以来西欧的“乡村城市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00-1800年世界十大城市中,中国城市所占席位最终减少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3中某一国家或地区,对其城市化率的情况进行分析。(8分)
(2024·江西南昌三模·15)1947年2月,联共(布)中央全会通过了《战后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的决议,强调加强农业技术装备是提高谷物产量的重要途径。此外,为了加强劳动管理,还规定了庄员最低劳动日。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雅尔塔协定是罗斯福和斯大林私下所作的交易,英国首相丘吉尔只是最后被邀请在协定上签了字。它是一个秘密协定,背着其同盟国中国,以中国的领土主权作为苏美交易的筹码。直到1945年6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才指令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将该秘密协定的内容通知蒋介石。雅尔塔协定是大国强权政治的恶劣表现,它使1943年底开罗会议宣言的精神化为一纸空文。开罗会议文件规定中国应取得它作为四强之一的地位,并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四强小组机构,参与制定该机构的一切决定。然而事实却是在讨论涉及中国领土主权的问题时,作为四强之一的当事国却被排除在外。开罗会议还明确规定,战后将日本侵占中国的一切领土归还中国,并且指出在就任何有关亚洲问题作出决定之前,中国和美国应彼此进行磋商。这时罗斯福似乎若无其事把它抛到了九霄云外,中国只不过被安排事后充当一个被动的签字者的角色。倘若中国当时如果不同意苏联的任何权利要求的话,那么大概美国和英国本来还要联合起来强制执行该项条款。 ——节选自田霞《雅尔塔密约与美苏东方战略构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秘密协定违背开罗会议精神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苏的行为带来的影响。(9分)
赵冈在《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写道:从14世纪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人工操作生产的记载,惟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其主要原因是
1917年6月,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俄国社会革命党把平均分配土地写进了党纲;8月,布尔什维克党提出要立即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把土地交给农民委员会管理。这反映出当时俄国
(2024·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1)图1为202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图案文物为龙山文化晚期的朱书扁壶,壶身有两个用朱砂写的字符。该朱书文字的价值在于能够( )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由此可见
热门试题
1.
(2023·四川攀枝花·21)《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作者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化学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作者呼吁大家重视的是( )
2.
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5、16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一些人专门搜集消息,编写“通报”,抄送给有需要的客户。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巴黎、伦敦,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王室消息、贸易商隋。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们越来越需要准确地了解远方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新闻流行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闻流行的历史背景。(6分)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一度达到2000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总数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数字。以赛亚·托马斯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业中。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到战争结束,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43家,自主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2)依据材料二,概述报纸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关系。(4分) 材料三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幕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4分)(4)依据材料一、二、三,评价报纸所起到的历史作用。(4分)
3.
(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16)为了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央视推出反映香港回归20年历程的五集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该片由《神圣时刻》《同心圆梦》《凝聚共识》《开启归途》《同舟共济》五集构成,其中第二集是
4.
(2019·广西南宁一模·25)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各族学习汉族农业技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传入中原,也深受汉族人民喜爱。这一现象说明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