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1)孔子坦言“吾从周”,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实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周道”,但是他在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学术下移。这一现象
A
是战国儒学发展的产物
B
体现了孔子毕生对社会平等的追求
C
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反映
D
体现了崛起中的士阶层的政治诉求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考点】孔子和老子;先秦;⒈孔子思想与儒家学派;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致力于恢复周礼;“有教无类”的主张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适应了下层民众接受教育的要求,这些都是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反映,故选C项;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排除A项;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强调等级秩序,排除B项;“有教无类”是教育主张,不是政治诉求,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元代女子蹴鞠流行,元曲中对女子蹴鞠有大量生动描写,如关汉卿在《女校尉》中以满腔热枕盛赞踢球女艺人娴熟的技艺。该现象反映出( )
雍正七年(1729年),正值清军在西北与准格尔部作战,为了能及时处置军情,遂在内廷设军需房,直接转达前线军情及皇帝旨意,这样既可以省去内阁的复杂手续,而且不易泄密。下列关于军需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8 世纪,乔治·萨尔主编的 65 卷木《普遍史:从创世至今》出版之后畅销欧洲。该书力图面面俱到地描绘已知世界所有民族的历史,当新知识与《圣经》记载发生冲突时,编者则会通过各种方式论证《圣经》记载的权威性。个世纪以后,许多世界史著作将其视为批判的靶了。由此可见()
(2024·山东日照二模·4)以下为明太祖在其所编定的《皇明祖训》中对历史上对外关系所作的经验总结。据此可知,明朝对外关系( )
有利于稳定均田制 强化君主专制集权主要基于边防军需 导致了藩镇的崛起
(2024·山东青岛一模·7)抗战初期,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主张“大学生应在后方努力读书,以为抗战建国储备人才”;1941年开始,竺可桢提倡浙大学子从军。这一转变( )
1938年国民党要求“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实行全方位管制,并在西部建立新的工业中心。这一措施( )
2016年10月18日佳士得在香港拍卖一幅绘画作品,作品暮色壮丽,画家以宝石般的色彩交错,捕捉到变化万千的大自然光辉。”下列作品与该作品风格一致的是
(2023··4)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21)解释唐代士族衰弱的原因时,许多学者认为是由于科举的兴起所致。然而美国的中国古代史专家陆威仪认为,这是倒果为因。虽然进士举越来越重要,但是旧的家族娴熟地掌握了这种考试,以至于进士举成为大家族确保自身永久地位的一条新途径。不同于后来中国朝代科举以笔试为主、考官无从知晓答题人身份的规定,唐代的科举要求主考人和应试者之间、应试者们自身之间一种广泛的、遵照礼仪的互动。科举过程中强烈的社会因素也总是优惠士族的子孙。关于这一史学争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2024·贵州高三3+3+3联考(二)·6)民国初年形成了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就是文明、开化,否则就是保守、顽固的崇洋风气。在其影响下,“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各地西装及其衣料买卖大为兴隆,各种洋货畅销,而国货则大受排挤。材料所述现象( )
2.
北宋著名道学家张载指出:“宗子之法不立,则朝廷无世臣……家且不能保,又安能保国家?”据此分析,其对下列哪一现象评价颇高
3.
(2018·湖南衡阳一模·29)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
4.
(2022·湖南衡阳·7)如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5.
据研究,北朝《地令》的实施是双轨制:在鲜卑拓跋族为主体的聚居区,实行的是普遍授田制,有实际的授田与土地还受;而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各户的原有土地未被触动,也未见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只是实行限田制和户籍登记。由此可见(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