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唐开元年间,扬州刺史赵匡在《举选议》中言:“(朝廷)收入既少,则争第急切,交驰公卿,以求汲引,毁髻同类,用以争先……势使然也。”这反映了当时( )
A
门阀士族垄断了科举制度
B
官僚贵族分享取士的权力
C
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D
选官制度维护了皇权稳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争第急切,交驰公卿,以求汲引”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官僚贵族在举荐取士上有很大权力,所以求人荐举蔚然成风,这反映了大官僚贵族势力集团仍然对选官制度有较大影响,故选B项。科举制的设立已经打破了门阀士族对选官的垄断,排除A项;“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但材料未涉及统治基础,排除C项;科举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北宋时期,绘画进入商品市场,使绘画艺术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统治者“重文轻武”,边陲未定却安享“太平”,咏歌文藻,游娱翰墨,帝王、贵族对文化财富欲求达到极致。在沿袭五代设立专门绘画机构的基础上,北宋对画院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增加画院的人员编制,其次在太学中创设“画学”,画院根据画师的考试成绩,分别授予他们各种职街。为了提高画师的技术水平和增加多方面的艺术修养,画院规定了一套系统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将“画学”按题材分为佛道、人物、鸟兽、山水、花竹和屋木等六门,还设置了“说文”“尔雅”等辅助课程。画院踏实、严谨的画风,工致、优美的格调,清新、隽永的意境,对今天的创作也能提供借鉴,仍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摘编自陈可《绘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画院体制改革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画院体制改革对绘画发展的意义。(7分)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二战中的缅甸战场是很特殊的战场,这里汇聚了多国反法西斯部队。二战后,中英两国对缅甸战场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历史记录。按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编撰的《中华民国军史》记录,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后,中英合作不融洽,各自为战。英军作战保守,过河拆桥,中国军队承担了缅甸战场抗击日军的重任。该书对英军反攻缅甸的英帕尔战役等一系列作战基本不提。而英国利德尔·哈特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认为,中国军队在缅甸专门保护滇缅公路。英军在1944年的英帕尔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军,日军损失53000多人。利德尔·哈特认为,从1942年至1945年,英国在缅甸战场参战的总兵力达到60.6万人,英军是缅甸战场抗日的主力,而对于中国远征军的贡献,只字不提。——摘编自周渝《缅甸战场上的英国军队》(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后中英两国历史著作对缅甸战场叙述的差异。(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中英两国对缅甸战场叙述产生差异的原因。(7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1876年,郭嵩焘出任清政府驻英公使。1877年,英国意图向阿古柏伪政权派遣公使,经郭嵩焘严正交涉,该计划流产,从而在外交上支援清军收复新疆的正义行动。郭嵩焘出于保护华侨的考虑,建议政府在华侨集中的外埠设领事以护民,清廷按其建议先后在新加坡、旧金山、横滨等地设立领事馆。郭嵩焘还从中外交涉日益广泛的现实出发,组织翻译了大批介绍外交惯例和国际法规的著作,专门寄给总理衙门。1878年,郭嵩焘筹划了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赴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学习,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严复等。1879年,一直与郭嵩焘有矛盾的驻英副使刘锡鸿向国内密告其“罪状”,有“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等。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听闻,参劾郭嵩焘“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当年5月,郭嵩焘黯然回国。——摘编自黄林《百余年来郭嵩焘研究之回顾》(1)根据材料,概括郭嵩焘出使英国期间所作的贡献。(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郭嵩焘最终黯然回国的原因。(7分)
(2023··7)1879年,郭嵩焘从驻英公使任上,“乘小轮返湘,湘人见而大哗,谓郭沾染洋人习气,大集明伦堂,声讨致罪,并焚其轮”。1912年,龙骧汽车公司在长潭公路上试车时,观者云集,欢声雷动,时来宾既多”。当时有歌谣描写时髦女性曰:“戴了钻石戴珠花,不从马车坐汽车。”这表明,当时湖南地区
(2019·河北石家庄二模·26)宋代“职”“官”分离,另有“差遣”负责具体事务。朝廷通过授予“职”来体现文官的特殊地位,其多为进士出身,如太宗时期入龙图阁者,“一经此职,遂为名流”。据此可知宋代
经李鸿章批准,轮船招商局的创办章程第一条赫然写道:“(中国)轮船之有商局,犹外国之有公司也。”晚清官员盛宣怀指出轮船招商局“实系已成之公司,从前称公局者,即系公司之谓也”。材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流,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下列作品最能说明上述材料的是
表1为 18801913 年德国注册律师人数增长情况简表 (部分),表中的人口/开业律师比为当年总人口数与开业律师数的比值。该状况表1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唐朝末年的韦昭渡,属京兆韦氏,咸通进士。却被宦官田令孜讥讽为“在中书则开铺卖官,居翰林则借人把笔”;至于裴枢,出自“代袭冠冕”的河东著族闻喜裴氏,咸通进士。更只被军阀朱温及其心腹视为“衣冠宿望难制者。”材料表明士大夫群体( )
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这一现象
(2025·江苏淮安开学联考·1)在距今4300—4000年左右的山西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各种质地的礼器和各类乐器,如陶礼器、玉礼器、漆木礼器、鼍鼓、土鼓、铜铃、陶埙、陶铃、口簧等。大墓里出土的乐器还出现了“三固定现象”:鼍鼓、土鼓、石磬构成的乐器组合是固定的;两个鼍鼓、一个石磬、一个土鼓,乐器数量固定;其在墓中的摆放位置固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16·江苏南京三模·2)王符《潜夫论·考绩》:“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名家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材料反映出
2.
(2011.天津文综.10)右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3.
(2024·山东滨州二模·5)1897年,梁启超发表《医学善会序》强调:“英人之初变政也,首讲求摄生之道,治病之法……学堂通课皆兼卫生,举国妇人悉行体操。故其民也,筋干强健,志气遒烈,赴国事若私难,蹈锋镝若甘饴,国之勃然,盖有由也。”这表明梁启超认识到( )
4.
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当时全县耕地约12986顷,其中不能种植作物的板荒地1301.9顷,种稻的田地约为1311.6顷,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这表明在当地( )
5.
明清国家礼制中的一个重要祭祀内容是四海祭祀,分设西海(陆地)、北海(陆地)、东海和南海四海坛庙,用国家吉礼中最高级的天地配祀。国家对四海祭祀意在(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