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09年,革命气氛至为消沉,梁启超曾欣慰地说:“数年前革命之说遍天下,自预备立宪之诏既颁,乃如汤沃雪。夫一诏安能有此奇效?希望心有所寄,则民气不期靖而自靖。”材料表明
A
辛亥革命缺乏应有的群众基础
B
维新改良再一次成为社会主流
C
梁启超始终坚持走改良的道路
D
部分仁人志士热衷于立宪改良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与材料 “1909年”不符,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失败后,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成为社会潮流,B项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欣慰”反映梁启超对立宪改良的支持,但不能反映其始终坚持走改良的道路,故C项错误;据材料“革命气氛至为消沉”“希望心有所寄”可知部分仁人志士热衷于立宪改良,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23··2)魏晋时期中国本土的佛学者或用佛教术语比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概念,或援引中国固有文化的经典事例调和夷夏关系。如牟子《理惑论》,强调佛教戒律与传统中国“古之典礼无异”。佛教学者这些举措意在
(2023·清华大学9月高三诊断性测试·6)表2是1941年—1946年美国对华租借统计(单位:亿美元)表2
1955年7月,中国艺术团邀请美国人人歌剧团来中国演出;同年11月,中国举行美国民主诗人惠特曼名著《草叶集》出版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并向六位美国著名文化人士发出了邀请;1956年,中国京剧代表团赴日演出,受到日本各界的欢迎。这些文化交流活动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高三12月联合调研监测·14)1937年2月5日,罗斯福正式向国会提交了有关“填塞法院计划”的咨文。图3是关于该计划的一幅漫画《我们是最高法院的木偶吗》,该漫画意在说明图3
武昌起义“第一枪”到底由谁打响,历来众说纷纭。如表列举了相关观点,据此可以得出
(2024·山东淄博二模·4)宋神宗元丰年间,徐州地区的36个冶铁作坊因政府关闭河北市场而开工不足,冶户和冶工均有“失业之忧”。经苏轼上疏请求后,中央政府撤销禁令,“使铁得北行”,冶户们“皆悦而听命”。据此可知,当时( )
(2024·山东泰安四模·6)表2是某学者对上海《申报》在1911年至1919年刊登的纺织类广告数量的统计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表2
下表为1920年苏俄彼得格勒市政府对消费者的分类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西周初年,齐国原为商诸侯故地,姜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人民多归齐”;卫康叔治理卫国,实行商朝旧政不变,但以周人制度管理;唐叔封于故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用戎人办法管理。这些诸侯国采取的措施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27)清康熙帝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准确,归于大中至正,今经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朕以为孔孟之后,有神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
热门试题
1.
(2025·福建泉州一模·4)元朝延祐年间1314—1320年的乡试、会试考查了冗官的议题,考生在科考后继续对此议题进行讨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至正年间1341——1368年,朝廷颁布了裁减冗官和闲散机构的政令。这说明元朝意在( )
2.
(2009.北京文综.22)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的新社会问题是
3.
(2022·陕西(A卷)·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4.
春秋结束:BC_____
5.
(2023·辽宁高考·6)1842年,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并以船炮图说,饬江苏、福建、浙江三省督抚详勘”。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旧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