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古代雅典公民资格中以“资”为根据的财产,在梭伦改革前仅限于土地财富;梭伦改革将非土地财富也包括在内,计算标准则改按货币不按实物。这种做法
A
增加了公民的经济负担
B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
C
扩大了参政公民的范围
D
废除了旧氏族贵族特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1920年,有思维的机器人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1962年,工业机器人实现商业化。2007年,全球机器人安装量达650万台。近年,欧盟出台了《欧洲机器人技术民事法律规则》《机器人技术工程师伦理行为准则》《人工智能法案》等。这些现象反映出( )
据江苏省供销社统计,1955年1月至9月,全省共收购草席178万张,而1956年同期仅有127万张,下降28.85%。芦席、蒲包等1956年的收购量,也与1955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6.35%、3.85%。此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
(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决战高考最后一卷·27)明代中后期,在货币白银化过程中出现了“伪银流通”的经济现象。这期间,万历年间成书的防诈骗的公案类笔记小说《杜骗新书》,将当时市面上的假银类做了一番整理;民间日用类书《三台万用正宗》则专门有《银色》一目。由此可见,这两本书的出现
在阿拉伯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中,印度、中国和波斯的形象差异很大,中国人和印度人基本上呈现出正面、美好形象,而波斯人则常被描述为负面形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2018·福建福州毕业班质量检测题·25)汉初,陆贾因经常称引儒家典籍被刘邦批评。陆贾以历史兴亡为例大力劝说,促使刘邦转而支持其著书,遂成主张仁义的《新语》十二篇。这反映了当时
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已大量使用陶器,生活器皿品种丰富。学者们往往将出土的陶器作为一个遗址乃至一类考古文化的代表,如半坡彩陶、龙山黑陶(“蛋壳陶”)等。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造( )
(2019·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一模·27)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说明政府
(2018·河南安阳一模·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说明:图11《机器时代的“享受”》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综合两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出发展民众教育,并通过拉家常、贴标语、喊口号等多种形式,掀起扫盲运动高潮。这些措施( )
1033年,范仲淹奏言:“今江宁府有新旧逃户七千三百……缘江南道东路诸色租税甚多,地薄民贫。”苏轼感叹:“吴、蜀有可耕之人,而无其地。“据此推知,宋代江南部分地区( )
热门试题
1.
(2019·山东济南·5)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战争;作为诗人,他写下了“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等壮丽诗篇。这位民族英雄和诗人是( )
2.
(2019·江西高三第二次联考·23)1920年11月,苏俄政府颁布租让法令,并成立了租让总管理委员会,决定在苏维埃政权的监督下,将一些暂时无力经营的矿山、农场、森林、油田以至铁路,按一定条件租让给外国资本家。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
3.
《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4.
(2020.7·天津高考·17)(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如严复、詹天佑等。——摘编自《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材料二甲午战后,赴日留学出现高潮,到1905年,留日学生达8000余人,其中多为自费。在孙中山发动反清革命中留日生成为骨干力量,辛亥革命时留学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邹容、黄兴等。民国时期,从世界各国归来的留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他们中涌现出一批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而且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摘编自《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材料三1949年12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动员国外留学生早日回国,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50、60年代,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邓稼先、钱学森等。——摘编自《中华留学教育史录》(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留学生留学和归国情况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10分)(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留学生归国的原因。(6分)以近代以来一位杰出的留学归国历史人物为例,简评其志向情怀和历史贡献。(4分)
5.
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