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安徽安庆一中三模·2)南齐以前,南迁的北民往往对黄籍不屑;南齐以后,政府严查黄籍,防止南迁的北民为他们的祖先窃注爵位,冒充士族,逃避徭役。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
政府大力推行土断
B
南方相对稳定
C
南迁人口逐渐减少
D
经济重心南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南齐前后,南迁的北民对待黄籍的态度从不屑到在黄籍中“窃注爵位,冒充士族,逃避摇役”,主要是因为政府大力推行土断,取消白籍及免税特权,故选A项;南方稳定吸引北民南迁并推动南方经济发展,但和北民对待黄籍的态度无关,排除B项;此时南迁人口逐渐增多,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还没有开始南移,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据学者统计,两宋时期共发生农民起义430余次,但农民起义的烈度与汉唐相距甚远,甚至在王朝末年,农民起义的数量也较为有限。对造成此现象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
1888年,“(天)津唐(山)铁路”竣工通车,成为中国第一条货物运营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连接大城市的铁路。这条铁路线的建成
(2024·天津南开区二模·3)宋元以前,我国江北、江南广大地区农民既种田又养蚕,并按规定上缴谷物和布帛等产品给国家。明朝中期以后,杭州、嘉兴、湖州和珠三角一带许多农民专事蚕桑,而其他许多地区“妇女无工于蚕事”。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背景是( )
美国1787年宪法是对抗与冲突的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其制度设计也体现了妥协精神。宪法中有一项被称为“Three—Fifths Compromise(五分之三妥协)”,其妥协的双方分别是
(2024·河南郑州二模·2)在西周中期的佣伯和其妻毕姬的墓葬中,毕姬墓随葬有五鼎五簋,而佣伯墓随葬了三鼎一簋。有学者认为,这主要缘于毕姬出身于周人之强宗毕氏,而佣伯因其少数民族土著的狄人身份成为周人的附庸。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针对戏曲问题提到:“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出的,后来有人要我写几个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下面是《新唐书·地理志》中唐代兴修水利工程官吏分布表。这表明( )
(2018·湖北武汉4月调研测试·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为了生存自救,安徽少数农民自发搞起了在计划、分配、大农活、用水、抗灾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即“五统一”)下的“责任田”。1961年春,安徽省委对包产到户加以支持和引导,并将这种形式定名为“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1961年3月,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就实行“责任田”的问题在华东小组作了发言引起不同看法。3月15日,曾希圣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安徽试行“责任田”的由来、主要好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毛泽东明确答复:“你们试验嘛!”7月8日,毛泽东到南方视察途径蚌埠时,曾希圣向毛泽东汇报安徽试行“责任田”的情况,毛泽东表示:“你们认为没有毛病就可以推广。”这样,到8月中旬,安徽全省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猛增到占全省总数的70.8%,到年底到达90.1%。据估计,当时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约占总数的20%。……毛泽东明确表示,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以后不能再退了,这是最后的政策界限,“责任田”这类办法没有必要再试行下去。1962年3月,曾希圣在安徽的“责任田”被宣布犯了“方向性”错误,安徽省委和曾希圣不得不进行检讨,承认“这个办法是迎合农民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办法。” ——摘自郑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曾希圣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安徽能够试行“责任田”的主要原因。(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曾希圣的上述试验被终止这一历史现象的看法。(9分)
(2024·陕西咸阳一模·15)下图是1960年与1965年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18·江苏南通、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二模·13)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改革计划体制有了更明确的思路,要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决定
热门试题
1.
唐玄宗即位:_____
2.
(2018·四川宜宾·3)明清时期,成为广大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的是( )
3.
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焯、刘炫“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做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4.
(2012.全国课标卷.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5.
(2020·山东泰安·13)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是同学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大感悟。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