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汉书?艺文志》载有“《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后汉书?应劭传》亦载:“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由此可知董仲舒( )
A
推动了儒学世俗化
B
迎合了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C
奉旨重建司法体系
D
时常干政破坏了政治生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依据材料“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学思想成为主流思想,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体现出儒家思想对决狱的影响,推动法律的儒家化,以迎合统治需要,B项正确;
推动了儒学世俗化应是宋明理学,排除A项;
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对法律,对治国的影响,“重建”,表述错误,排除C项;
“时常干政”,表述错误,而是统治者为了统治需要,向其问政,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江苏南京三模·11)下图展示了某一时期重要的战役,当时“敌以酒井旅团向怀来涿鹿,以铃木旅团向宣化前时,以本间旅团向大同前进,期会师于来源—广灵—大同之线。”对此“我师今晚以三个团集结于冉庄,准备配合侧击该敌,另以师直属队之一部及独立团出动于灵丘以北活动……”此战役
(2018·福建福州毕业班质量检测题·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国际迁移流的形成集中于沿海地区,国际迁移的流向主要从闽粵两省流向诸迁入国。 ——摘編自朱国宏《近代中国大規模的国际迁移:1840~1949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推动南洋华侨对中国的向心力。1928年,新马华侨为声援国内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济南惨案”而发动反日远动,这次运动深入到普通的中下层华侨群体。中下层华侨移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朝一日衣锦还乡,在家国存亡之际,其对宗亲、家乡的关注,就更容易升华为对中国国家的认同。当地政府对华侨法律身份、政治权力的限制和经济上的排华活动,使得华侨难以认同当地政权。日本对南洋的经济扩张使南洋华侨、华商惑到切肤之痛,而抵制日货成为反日运动最为频繁使用的武器。中国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国内政权统一,解决了华侨社会对政权认同的困惑,大大减少南洋社会各种派别之间的争斗。 ——摘编自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国国际移民流向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中国认同”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所产生的影响。(13分)
图1是中国古代的某一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该制度的设立
(2024·山东淄博二模·9)表2为某地不同时期流行的顺口溜。顺口溜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表2
(2019·天津部分地区二模·7)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专门开设“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课程,宣传革命思想。这说明当时
(2024·山东菏泽二模·13)表1是德国学术界域外区域研究机构一览表。这些机构的成立主要是基于( )表1
(2023·山东潍坊一模·6)图2是晚清时期的年画《上洋金利源码头长江火轮船》,描绘了轮船招商局上海金利源码头上客人上下轮船的情景。该作品可以说明当时图2
(2024·广东佛山禅城区二模·16)1962年10月25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一致同意,这场危机不应当朝着一个“沸点”发展……我们双方应当采取谨慎且节制的态度,为这场危机寻求一个理智的解决方案。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英国诗人艾略特于1922年发表了长诗《荒原》。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他们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该作品属于
(2024·山东日照一模·13)自1854年印度创办第一家棉纺织工厂始,到一战前,棉纺织工厂数增至271家,纱锭和织机数分别达677.9万枚和10.42万台。但20世纪20年代,圣雄甘地却发起了手纺土布运动,号召家家户户开展手工纺织、穿用土布,抵制英国纺织品。甘地此举旨在( )
热门试题
1.
(2023·河南信阳二模·14)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共产国际指示在中国推行“土地国有”的政策。1931年中共苏区中央局发出通告指出:“农民是小私有生产者”,“他们热烈起来参加土地革命”,“不仅要取得土地的使用权,主要的还要取得土地的所有权”。上述调整
2.
“吾国当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学校。魏晋以后,则学校有名无实,教育之权,遂全移于私家之手。”这一现象反映出
3.
(2017·内蒙古赤峰·7)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4.
(2010.安徽文综.15)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5.
(2020·广西贺州·12)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字。这说明了,工业革命(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