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贵州高三3+3+3联考(二)·8)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改革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状况,并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由材料可推知,当时的教育改革( )
A
重点是改革旧的教育管理体制
B
目的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C
由国家主导结合地方自主实施
D
调整教育结构并发展职业教育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改革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状况”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由此可以推知教育改革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故选B项;材料提到了教育改革的目的和内容等,其改革包括改革旧的教育管理体制,但不能得出是改革的“重点”,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改革的具体实施方式,无法得出“国家主导”和“地方自主”,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信息,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浙江义乌三模·5)明清以后,淮北农民大量向江南迁移,“游行各地,以待出雇”,他们希望凭自己的劳动以自存。以下关于他们将迁移目的地定为江南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30.抗战期间,卢作孚等民族企业家利用川江航线运送了大批军队及作战物资到前线,并将武汉地区的大批工业装备和人员转移到四川;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大后方创办化工企业,支援抗战。这表明
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主持党务和竞选工作。在1912年年底至1913年年初进行的国会大选中,国民党在参众两院均获得了相对多数席位,宋教仁准备以国民党党魁的身份出面组阁。宋教仁此举旨在( )
表1为鸦片战争后洋棉洋布在华销售情况记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洋棉洋布( )表1
(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1)春秋战国时期,商业主要是以迎合统治者的奢侈消费为急为先,连城市手工业也竞相生“悦在玩好”的奢侈品。这反映出当时
1895年4月,康有为联络各省在京举人,拟定《上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论了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措施。都察院虽拒绝代呈,但上书内容已在社会上广为传抄,上海某书店还为该上书出版了单行本。这表明,此时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界线不断变迁。如图所示的农牧交错带,大致由雁门关经今寄岚、河曲,西渡黄河至无定河谷地,循横山、陇山一线,沿青藏高原的东缘南下。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对地主而言,定额租比分成租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在《康雍乾时期休宁黄氏公堂租簿》《嘉道实际祁门廖姓租簿》等史料中,记录了近180年中89宗租田的情况,全部为定额租。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2024·广东韶关二模·11)公元前3世纪,罗马征服南部意大利的希腊人城邦,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变得更加直接和全面,但希腊人的民主政治,罗马人就不接受;罗马的军事制度、社会结构,在很多方面也不同于希腊;罗马帝国的统治也与希腊化王国的制度有重大区别。这表明( )
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种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该思想
热门试题
1.
有学者提出:“事实证明,尽管知识分子的主张、经济学家的设计、私人业主的金钱,通通对亲资本主义联盟的强盛作出了贡献,但只有党国精英们的制度立场才是最关键的。”材料认为苏联的解体主要在于
2.
1937年9月,中共北方局在太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配合八路军发动抗日游击战争,并号召“每个优秀的共产党员都脱下长衫到游击队中去”。该会议
3.
咖啡和茶传入北美殖民地后,逐渐成为大众饮品。但在北美独立革命期间,咖啡消费量增长,茶的消费量却在下降。这种消费趋向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4.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阅(28分)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摘编自杨天宏《“大革命”前夕的社会心理变动》材料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彷徨无助的中国知识分子带来新的希望与视野,“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在新文化运动的早期阶段,西方被热切地当成一个绝对的、不容质疑、唯一可能的行为标准来接受。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屠杀,使西洋文明顿失光泽。——摘编自苏智良、江文君《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材料三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是要搞社会主义,不搞资本主义;二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反对照搬照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模式,寓社会主义的共性于“有中国特色”的个性之中。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以苏联为鉴戒”,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曲折的探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摘编自王廷科《“走苏联所走过的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解释其原因。(8分)(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寓社会主义的共性于‘有中国特色’的个性之中”这个观点。(6分)
5.
朱熹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 两种。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理是纯善的;气质之性则是“理与气杂”,故有善有恶。为此,他主张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