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重庆三模(教科院卷)·1)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墨子主张“节俭”,说明他们都主张( )
A
倡导社会和谐与秩序
B
强调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
C
推崇节俭和反对奢侈
D
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道德准则;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强调高尚的品德和与世无争的态度;墨子的“节俭”也是一种个人品德的体现,他们的这些主张都着重强调了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故选B项;倡导社会和谐与秩序与“节俭”思想不符,排除A项;只有墨子明确主张“节俭”,不能就此说他们都推崇节俭,排除C项;“无为而治”主要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和墨子并没有强调这一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899 年,梁启超在《清议报》发文指出,日本维新以来的译书集中于政治学、理财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而晚清中国的译书偏重于军事学、工艺学,在政治学、财政经济学方面“几无一书焉”。由此可见,梁启超( )
1873年,日本政府成立了研究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学术团体——“明六社”,创办机关刊物《明六杂志》。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提倡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上述举措( )
史书记载:“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北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这说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中有些生产队、生产大队乃至公社根据当地群众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在过去集体经济基础上继续实行集体经营,加以必要的改进和改革,探索走向“高水平的集体化”。这反映出当时
(2019·江西上饶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24)《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让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旨在
唐朝两税法改革规定“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明朝一条鞭法则规定“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到清康熙五十一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丁银摊入地粮”。以上史实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变化的趋势有( )①征税标准的变化 ②君主专制的强化③赋役制度的货币化 ④人身控制的松弛化
晚清时期,我国货币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发行银元、铜元,传统典当行发行银钱票,外商银行、中国人创办的银行以及各省官银局发行各种纸币,各类币种之间没有合理协调机制。这种现象( )
(2019·广东广州高三年级调研测试·24)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
据考古发掘,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墓葬出土的179件铁器中包括犁4件,镢4件,锄36件,铲10件,镰1件等。河北兴隆县寿王坟战国冶铁遗址出土的87件铁范中包括锄范3件,镰范2件,镢范47件等。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近80件铁器中包括镢60件,锄2件,镰2件,镐1件等。这些可用于印证这一时期( )
热门试题
1.
(2019·四川绵阳三模·34)据档案记载,1925年,苏联农民心中始终存在一种困惑。“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他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这主要说明当时
2.
(2024·山西·12) 综合下表中的信息,对历史上水陆交通发展带来的共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九年级(1)班同学以“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为主题,制作了相关知识图谱,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 )
4.
朱元璋灭元,建明于______年
5.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已有各种类型的建筑,有元老院、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画廊、旅店、商场、作坊、体育场等。贫富居民混居在同一街区,即使是很有钱的富户,其住宅外观与贫者住屋也无大异。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