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新疆乌鲁木一模·12)乾隆时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均有许多成绩。但马戛尔尼访华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写道:“生活在水上的悲惨大清国人一向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了的也不放过。”以上现象说明
A
外人有意贬损中国
B
地方官员贪污腐败
C
社会风气日趋败坏
D
康乾盛世隐藏危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由材料“生活在水上的悲惨大清国人一向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可知乾隆后期有许多人连温饱都尚未解决,说明中国社会危机四伏、百姓贫困,盛世之下隐藏着巨大危机,故选D项;材料客观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并不是有意贬低中国,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地方官员的行为,无法推知其贪污腐败,排除B项;“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了的也不放过”揭露了社会潜藏的危机,并不是社会风气的败坏,逻辑推理错误,排除C项。
相关题目
清代前期,湖南湘乡县农民“收早稻后,又种迟薯,山农以此充食,岁居大半”;四川资阳县农民“多种薯以为食,省谷出粜”;在台湾,“人皆食地瓜,大米之产,全为贩运,以资财用”。这( )
(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2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影响了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佐证,正确的是
(2024·云南昆明二模·1)中国玉文化第一次发展高峰大约在距今5300年前后。图5是这一时期三大代表性玉文化的部分典型器物与纹饰。这可以用于说明该时期中国( )
1867年天津机器局试制“林明敦”后装步枪,所用钢材购自英国,图纸译自德文,工匠多为湘淮旧勇。这一事例折射洋务运动( )
(2019·广东茂名一模·33)18世纪的英国保持着一种独特土地制度,一端是一些大地主,另一端则是大量没有土地以工资为生的劳动力,自耕农的数量在持续减少。英国农村发生的变化表明
《史记》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格致”原指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近代《清会典》载“凡格致之学有七”,“一曰力学,二曰水学,三曰声学,四曰气学,五曰火学(即热学),六曰光学,七曰电学。”这一变化( )
(2022·山东模拟·1)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
(2017·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20)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2022·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1)春秋早期,宋国和郑国虽同处中原经济中心,但两国间还有着大量被称为“隙地”的荒地未被开发,荒地上往往荆棘、蓬蒿和藜藿遍地而生,人们难以在此作业;到了春秋后期,在这些荒地上先后建立了六座城邑。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热门试题
1.
(2018·湖南湘西·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2.
(2024·江苏徐州·3)“由于政权为少数民族所执掌,北朝的民族交融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主导下的汉化。”符合材料的是( )
3.
(2022·江苏宿迁·3)唐朝前期的中外交流达到了20世纪之前中国对外交流的最高峰。下列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4.
(2023·福建高考·6)19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
5.
古希腊大部分城邦土地贫瘠、物产短缺,粮食依赖进口,居民们为了生存被迫对外殖民,这样带来了频繁跨越地中海的远距离航行。据此可知,这种远距离航海(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